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艺术>焦点>

来吧,一起感受影像的力量

来吧,一起感受影像的力量

分享

昨天上午,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出现的这一幕,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这是2017第四届国际城区影像节(深圳)主题展的开幕表演。

2017第四届国际城区影像节(深圳)主题展“图像的框架”展览现场。

以人体作为海浪,手脚拍打冲刷着沙滩,在沙土中翻滚,翻打出蓝色的波浪。昨天上午,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出现的这一幕,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这是2017第四届国际城区影像节(深圳)主题展的开幕表演。

昨日,以“图像的框架”为题的影像节主题展正式启幕,学术总监董冰峰携7组共超过20位策展人及艺术家以影像的力量,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与心灵体验。开幕式现场进行了包括剧场《潮汐》、声诵表演《城中村之声》和影像写作《人类学》共3组艺术表演。

国际城区影像节由大乾艺术机构发起创立于2014年,是亚洲地区首个以城区名义发起的基于“大影像”概念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影像节发起人、运营总监陈东表示,通过把全球顶级的影像艺术植入城市公共空间,让公众得以面对面欣赏到国际、国内的影像经典和前沿创作。

中国人当然能“摄影式地”看东西

这也许是深圳大学美术馆最特别的一次展览。如果说当代艺术已经是一种先锋性的艺术,那么,影像艺术可谓是先锋中的先锋。从现场的展览就可以看出,一张来自医院的病床立在展厅一角、播放器中支离破碎的影像画面,等等。这些极尽个性化和难以理解的展览项目,确实比平面艺术更需要观众的理解和消化。

在这个人人都能用手机拍摄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影像以及影像艺术?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在早年一个访问里特别说过,她觉得当时的中国人对拍照欠缺“图画般的”的概念,不会“摄影式地”看东西。如今情况就不一样了,当代中国影像艺术显然早已经推翻这番评论。

影像科技使创作普及化,影像变成了快时尚,有人毫不自制地快拍,也有人坚持小心翼翼地设计画面。然而,仔细设计的影像不一定比大肆掠夺的影像作品来得更有重量。由此,影像艺术的意义,变得让人永远无法极尽。本次影像节主题展阐述“图像的框架”,正是从艺术家的角度,为观众剖析图像的力量。

用影像建构属于自己的城市意象

本次主题展策展人、影像节学术总监董冰峰告诉记者,关于如何观看“图像”及对观看机制本身的探讨,是本次主题展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主题展所邀请的艺术家及7组研究型的系列创作案例,都从不同的切入角度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这种思考。

展览作品从冯梦波《私人博物馆》的“考现学”现场为起点,到邱黯雄带有批判、审视视角的未来主义系列动画影片《新山海经》为结束,其中包括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艺术家之一汤南南的《全球沙滩记忆计划》、高俊宏的《废墟影像晶体计划》、毛晨雨&周净&芬雷的《谷神变2017》、吴超的《艺术唤醒植物人》,以及艺术家康赫糅合写作、剧场与实验影像等形式于一体的《人类学》项目。

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道,为了适应环境,人们会在脑海里建构属于自己的城市意象图。影像节一直以来都以影像作为城市意象的线索,在活动及展览中呈现影像与城市之间的微妙关系,启发观众以艺术家的意象作品作为蓝本,建构属于自己的城市意象。

比如冯梦波的作品《私人博物馆》,他将镜头对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用两年时间忠实地记录了博物馆的每个角落、每个陈列柜和每条走廊,甚至是尘封的后仓库。年久的博物馆在他的镜头记录下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诗意图景;《谷神变2017》则在福建宁化与广州、深圳之间进行一次空间连结,追踪空间关系从乡野、乡村、“城中村”直至都市的一个流变路径。

而康赫的“影像写作”为作家诗人们,也为影像工作者们打开了以摄影机为笔,世界景象为情节仓库,后期屏幕为纸张的个人影像创作的广阔空间。康赫更是在深圳设立“影像写作工作坊”,意在为深圳的影像创作者打开新的视野,探寻新的影像创作语言,激励他们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城市进行独特的影像表达。

再前卫的艺术也并未离开生活

作为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艺术家之一汤南南,此次参展的作品以现代都市乡愁为核心主题,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在本次影像节,他给我们带来了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作品《全球沙滩记忆考古计划》,在这些影像中,点缀着艺术家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沙滩上随手拍到的漂流物,并以考古博物学的方法,客观考察它们的历史,以及向亲友、社会机构等征集故事。各种年龄、身份的作者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汇聚在同一片沙滩。

董冰峰表示,本次参展艺术家承担的跨学科工作复杂多变,正如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越来越多样化的展馆空间,“思想知识在这里汇聚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艺术家身份权力固化的风险;但需要肯定的是,观众对于作品的观看或参与,本质上同时也激活了这种智性的思考和社会互动的可能空间。”

现场观众李先生告诉记者,“展览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形式比较丰富和前卫。项目虽然看起来比较抽象理论化,偏研究性,但实际上都跟我们息息相关,跟普通观众的距离是很近的。”比如“植物人唤醒计划”,代表着植物人躺在那边,被周围的光影变化和人的距离所唤醒。“谷神变”这个作品有现场播放制作一段音频,很多声音都是从深圳的白石洲城中村搜集来的音乐、人声,甚至还有噪音,当这些声音突兀地出现在美术馆的时候,它提醒着我们,艺术与生活从来都是一体的。

[责任编辑:倪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