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吉他大师耶佩斯
1960年代,西班牙吉他大师耶佩斯与制琴高手开始一起鼓捣十弦吉他的制作。此前六弦吉他通行天下,形成规制,练习的指法与曲谱多以六弦为准。耶佩斯心有此念,在于吉他漫长的演变史中,弦的多少数度变化,六弦规制也是这几百年才有的事。但变更乐器,不可能简单操持,把位与共鸣箱体都要调整,再加上十弦吉他代替六弦吉他的推广,可谓难上加难。我没在乐器店见到过十弦吉他实物,但网上看耶佩斯用这种吉他(有人称为怪物)演奏《爱的罗曼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录像,发现他其实弹的仍是六弦,多加的四根,几乎没用。他把步枪改成了机枪,抱在怀中威武了不少,发射的子弹却只有步枪的型号。
耶佩斯改造吉他的良苦用心,并非要确立自己在演奏历史的作用与地位,主要还在于吉他声音不响,对许多复杂的作品表现力不够。尽管大师塞戈维亚历史性地把吉他当作古典乐器推上舞台,一系列作曲家也写作协奏曲加以拔高,但吉他还是只适合小范围演绎。吉他好听,擅长表达小品般的心绪,但拉不成长条,堆不成大块面,永远只是小幅水彩,而非油画般的巨制。但改造,能有什么新变化吗?吉他的特性与音色,是无论怎样也改不了的,改得不伦不类,还不如不改。诚实地说,耶佩斯改造的十弦吉失败了,尽管有的演奏大师还在用。20世纪音乐变革的风潮中,许多音乐人用一种“预置”的方法追求乐器的声音效果。比如,在钢琴里加铅坠。这是在不动乐器构造前提下的一种解构与游戏。而耶佩斯想动的却是大手术。
1980年代,摆弄过吉他的国内乐迷,不知道耶佩斯其名的寥寥无几。不管学古典,还是玩弹唱,掌握《爱的罗曼斯》的旋律成了进阶的资本与前提。那时能买一把正宗广州制造的红棉牌吉他,都是巨大幸福感的起源,尽可向抱着杂牌吉他的人炫耀自己是正规军。我当年也是寻遍乐器商店而不得红棉,可见商品流通的不畅。而《爱的罗曼斯》,却是流行金曲,校园的大喇叭一度天天传送。那是填了抒情词句的歌唱版,并非吉他演奏。这支曲子,来自耶佩斯对一首西班牙民谣的改编,并在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里推出,且由他亲自演绎,1950年代开始就风靡世界。乐曲轻柔,悦耳,清新,与当时我上学的江南的春天景象极其对位,也契合1980年代校园弥漫的气息。
购买耶佩斯版的吉他唱片,并把《爱的罗曼斯》包括在内,是1990年代自己的首选。宝丽金出品了双张耶佩斯,廉价价位,记得买回来后,在飞利浦音响上听,稍感失望。对耶佩斯的期望太高了,他已是一个神话,唱机里的吉他声音却一点也不奔放,甚至可以说平淡,录音没有展示声音颗粒与软弦在空气里的颤动感。那时已经听到一些高级录音,有的唱片甚至出现演奏者鼻孔的呼吸,高保真效果惊人。原本宝丽金有这种本事,却在这套唱片上录音平平,无所作为。
这些年听过不少大师的吉他唱片,布雷姆、威廉姆斯、罗素等等。从技术上讲,都比耶佩斯水平高;尤其是弹奏改编自巴赫等大师作品的古典曲目,味道也比耶佩斯纯正。布雷姆水平最高,结构的精致世间无二,几乎像在雕刻音符。但耶佩斯的意义,并不会在与他们的比较里失色。他在1980年代的中国几乎就是吉他的代称。从那时到今天,庞大的吉他爱好群落,几乎都是在《爱的罗曼斯》的旋律里开始起步的。吉他曾被说成是爱情的冲锋枪,1980年代校园生活的标配。长头发外加一把吉他,是当时酷的风景。
耶佩斯喜欢日本,数度往返,今天日本的吉他水平在亚洲独占鳌头,与耶佩斯的推助不无关系。曾看过一张村治佳织的碟片,日本人对她大加赞美(被誉为美女加大师),但演奏水平一般,不如一批吉他老演奏家好。耶佩斯催育了东洋之花,中国的吉他手,从1990年代开始西游,到西班牙等地取经,可惜至今仍没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演奏家。随着商业潮的冲击,真心追求纯粹古典的吉他乐手越来越少。好在国内学吉他的人口基数大,可以耐心等待大师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