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朗读者”第六季朗诵表演现场。
凉风起,诗意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深圳迎来了一次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跨界诗剧场。“第一朗读者”第六季“深圳为你读诗”第五、六、七场活动相继举行,用浓浓的诗意点燃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暖。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本土的诗人,与深圳新锐戏剧力量一起,为市民尽情演绎文化跨界融合的魅力。据悉,这也宣告“第一朗读者”第六季正式收官。
中外诗人共享跨界艺术
10月14日下午,“第一朗读者”第六季“深圳为你读诗”第五场活动在深圳中心城胡桃里举行,这场跨界诗剧场的主题是“影子的内部”,以“前缘之约”、“今生相遇”、“灵魂窒息”、“埋葬一切”四个环节连接而成。带妆的朗读者以似舞非舞的表演,让中外诗歌在整个空间中慢慢流动。在音乐中,舞者们还在现场拉起了红色带子,视觉效果十分唯美。期间,主题诗人也朗诵了各自的诗歌。当天晚上,第二场活动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台阶继续上演,在这场主题“此刻 呼吸时”的诗论坛中,诗人共话诗歌的创作经验与感受。此外,15日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的最后一场主题为“鸟影从头顶飞过”的跨界诗剧场,让诗歌和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有了更加富有张力的呈现,令人啧啧称赞。
俄罗斯诗人奥列霞女士为读者签名。
“第一朗读者”创办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从容介绍,相较于往季,本季“第一朗读者”首次邀请“一带一路”国家的诗人来到深圳,旨在提供更多国际诗歌视野和思考。三场的主题诗人是奥列霞·亚历山德罗夫娜·尼古拉耶娃、塞纳丁·穆萨贝戈维奇、高兴、汪剑钊。据了解,奥列霞现为高尔基文学院教授,1980年出版首部诗集《奇迹花园》,此后出版了《在冬天之船》《此地》《世界之泉》等诗集和散文随笔集,曾获法国格勒诺布尔城市文学奖、普希金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奖、俄罗斯“诗人”奖、全世界俄语作家“文化遗产奖”等,作品已被译成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塞纳丁是波黑著名诗人,现为萨拉热窝大学哲学院教授,出版有《身体打击》《祖国在成熟》《天堂般的星球》等诗集。来自中国的高兴是诗人、翻译家,现为《世界文学》主编,曾以作家、学者和外交官身份在欧美数十个国家访问、生活和工作。出版过《米兰·昆德拉传》《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东欧文学大花园》等专著和随笔集,主要译著有《凡高》《黛西·米勒》《雅克和他的主人》《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等。他还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散文和诗歌近百篇,作品曾被收入几十种选本,曾获得中国当代诗歌奖翻译奖、蔡文姬文学奖、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等奖项。汪剑钊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出版专著有《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等,诗文自选集《诗歌的乌鸦时代》,译著《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俄罗斯的命运》《普希金抒情诗选》《茨维塔耶娃诗集》《阿赫玛托娃诗选》等,业余从事汉语现代诗的写作。
音乐人惠雷改编诗作并演唱。
深圳的文化气息很迷人
“这种将诗歌、音乐、戏剧、舞蹈联系在一起的跨界艺术形式是特别迷人的,实际上是以一种更为丰富的形式来发现诗歌。”高兴曾参加过几次“第一朗读者”活动,此次则是以主题诗人的身份亮相。他表示,在某种意义上,深圳因为有了“第一朗读者”而变得更加迷人。“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我们依然能够以从容缓慢的方式享受到诗意的气息,感受到文化的氛围,这是深圳的魅力。”
在汪剑钊看来,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诗心,关键是看有没有某种出发点或契机给激发出来,而第一朗读者恰是把人们潜在的诗歌能量发挥出来,并利用了各种元素,把戏剧、音乐、舞蹈等都融合在一起,使诗歌更加立体化,不仅具有阳春白雪的品格,同时也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奥列霞与塞纳丁都是第一次到访中国,此次初到深圳,两人都对中国的很多东西感到新奇与惊讶。在奥列霞眼中,深圳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深圳人都非常友好。奥列霞说,尽管语言不通,但是通过眼神这种语言也是能够相互交流的,她从中国朋友友善的眼神里收获很多感动,也对“第一朗读者”这种诗歌跨界艺术形式颇为欣赏。
塞纳丁也对深圳印象特别好,“一切都美好得无与伦比。”塞纳丁对于以主题诗人的身份参加“第一朗读者”活动感到特别幸福,羡慕中国诗人能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分享诗歌艺术。
波黑诗人塞纳丁朗诵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