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堂应邀来深讲敦煌。
一提到敦煌莫高窟,大家都觉得神秘遥远。实际上,敦煌在古代位置极为重要,而莫高窟的艺术也并非曲高和寡,其中也有大量反映平民生活的内容。昨日,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应邀在深圳博物馆进行了题为《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宝库》的讲座,为市民观众讲述精湛的莫高窟艺术和珍贵的藏经洞文物。本次讲座是第七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敦煌早就是佛教文化圣地
如今敦煌的位置看似偏远、荒凉,但在古代的中国,长安是中心城市,也直接抬升了地处“丝绸之路”关键节点的敦煌的重要性。张先堂表示,自汉代以来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敦煌东接中原,西邻西域(新疆),是中国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咽喉之地”,具有控扼东西交通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它在古代中西交往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西商业贸易重要的中转站,“打个比方,当时的敦煌就好比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
张先堂介绍,1990年至1992年从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中出土的简牍西汉《康居王使者册》,记录了中亚大国康居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使者给酒泉太守写信一事,说明在两千多年前中亚各国就已与汉王朝有了友好交往。
敦煌不仅是商业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汇聚的枢纽与中心。随着东汉以后佛教的东渐西传,敦煌发展成为一个佛教文化圣地。同样是在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东汉简牍中,曾提到“浮屠里”这一地名。张先堂解释说:“‘浮屠’是指佛教建筑物的塔,‘里’是指古代居民的基层管理组织。这枚简牍说明可能早在东汉时期敦煌已接受了西域传入的佛教。”
张大千究竟有没有破坏壁画
此后,经过从东汉到东晋十六国之间三百多年佛教文化的浸润和积淀,敦煌诞生了佛教文化宝库——莫高窟。莫高窟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创建直至元代,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代、五代、宋代、回鹘、西夏、元代10个时期,形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窟群,涵盖了建筑、彩塑、壁画等多方面艺术。张先堂感叹,在世界历史上,持续建设一两百年的遗迹已经很少见了,而莫高窟的建设则延续了一千年,实在称得上是一个文化奇迹。
而莫高窟的鼎盛时期则出现在唐代,张先堂介绍,唐代在莫高窟营造的洞窟现存236个,几乎占现存有彩绘雕像的洞窟(492个)的一半 。唐代莫高窟石窟也是题材最丰富、色彩最华丽、技法最高超的。
上世纪40年代,著名画家张大千曾来到莫高窟临摹壁画,发现表层壁画破损处显露出内层壁画,于是便揭掉表层壁画。他的这一行为数十年来引起巨大争议,很多人认为他这是破坏文物。但在张先堂看来,张大千对于莫高窟是功大于过的,“敦煌壁画最精美的当属唐代所画,但是到了宋代和西夏,当时的人覆盖了唐代的壁画,代之以千佛画,画面单调、艺术性不高,张大千此举虽破坏了表层壁画,但却让唐代壁画显露于世。”张先堂指出,张大千对敦煌的宣传以及敦煌艺术研究院的成立贡献很大。
张先堂特别强调,敦煌不只有莫高窟,古敦煌郡范围内保存的一批佛教石窟,包括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的五个庙石窟,都是珍贵的文化历史遗产。
名闻世界的藏经洞(今编莫高窟第17窟)。
莫高窟前曾有碧波长河
洞窟建筑因功能不同而采用多种形制,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覆斗顶形窟、中心佛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功能。其中,常见的中心塔柱窟来源于印度支提窟,在洞窟中间凿出连地接顶的方柱,柱的四面开龛塑像,象征佛塔,供修行者入窟绕塔观像与礼佛。窟前则建立木结构窟檐。至今还有五座唐宋时代的木结构窟檐。据唐代文献记载,当时莫高窟“前流长河,波映重阁”,蔚为壮观。
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著称。壁画题材主要有尊像画、佛陀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像、装饰图案7类。除了经变画,其他几种题材顾名思义很好理解,那么,经变画究竟是什么呢?张先堂解释道:“经变画就是将佛经中故事譬喻演绘成图。可以理解为‘小人书’,是给不认字读不懂佛经的百姓来看的图画书。这是隋唐时期中国艺术家自己创造的佛教艺术形式。”
不要以为莫高窟壁画里只有神仙佛陀,实际上还有很多接地气的生活画,比如,莫高窟第468窟里有一幅画描绘了老师拿着木棍准备打学生屁股的画面;莫高窟第217窟绘制的婚礼图中,新郎跪着,但新娘却是站着,表现了少数民族的婚礼风俗;莫高窟第156窟画了唐代的婴儿车,看起来与现代婴儿车差别不大;莫高窟第159窟画的则是刷牙图,那时候还没有牙刷,只能用手指蘸盐刷牙。
敦煌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和唐宋木构窟檐建筑5座。其中有壁画和雕像的洞窟有400多个。那么,没有壁画和雕像的洞窟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张先堂介绍,主要是生活类为主,比如僧人居住、存放物品、埋葬僧人尸体、平日禅修打坐等等。据研究推测,莫高窟开凿的第一个洞窟就是用来禅修打坐的。
百科全书式的藏经洞
敦煌莫高窟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艺术,而且体现了与印度、中亚、希腊、罗马等地区多元文明交融的特征。特别是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文物充分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中既有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有来自中国、中亚、西亚的多种文化元素。
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编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元5至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其中佛教文件约占90%,此外,更有经史子集四部书、官府文书、天文学史料、医学史料、乐谱、舞谱,还有回鹘文写本,汉文、吐蕃文混合写本等等,可谓是百科全书式的宝藏。可惜,由于战乱,这些宝贵文物多流散到国外的英、法、俄、日、印等10余个国家的30多个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国内的30多个博物馆、图书馆。
张先堂指出,幸运的是,敦煌文物虽流散于世,但同时也将中国文化遗产散播到世界多国,引起国际学者关注,也由此引发了国际显学——敦煌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