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深圳中心书城二楼展厅,“晋韵华彩”山西手艺文创项目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山西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数十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工艺美术精品,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精致的艺术表现,让观众大开眼界。
山西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美术瑰宝,仅这次展出的就有平遥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上党堆锦、绛州澄泥砚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瑰宝传承千百年,虽然有的项目一度黯淡甚至濒临失传,如今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这些瑰宝经非遗传人的传承发扬,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展览于昨日结束。记者在展会期间采访了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山西工艺瑰宝的前世今生、传承创新。
●上党堆锦非遗传承人闫向军:
丝绸锦缎堆成“软体浮雕”
闫向军
上党堆锦是明清时期山西长治地区丝绸产业高度发达的产物。上党堆锦博物馆馆长闫向军告诉记者,在明清,长治与江浙、四川、闽粤一起合称“全国四大丝绸中心”。长治产的 “潞绸”上贡朝廷、下衣士庶,闻名天下。上党堆锦顺势依托“潞绸”而生,伴随着“潞绸”繁荣而成长,逐渐成为独立的工艺门类。后来“潞绸”因各种原因日渐衰微,到上世纪初已近消亡,但是以丝绸为载体的工艺品——上党堆锦依然代代相传。
闫向军介绍说,堆锦以丝绸为主要面料,以硬纸板、棉花等为骨架,经过十几道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它不同于传统的绘画和刺绣,而是变平面为立体,“堆花如云、塑锦成画”,从而使这一民间工艺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
作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闫向军制作的堆锦被多家大机构收藏。他此次带来了一些精美的小幅堆锦作品,因为运输不方便,他刚完成的几个大幅得意之作没能带来,但从展览的作品中,记者也体会到了上党堆锦巧夺天工的技艺。
●平定刻花瓷非遗传承人张文亮:
千年古窑重放光彩
张文亮
山西平定县有着悠久的制陶瓷历史。历史上宋窑130个县,平定即在其中,史称千年古窑,旧有“西窑”之称。平定刻花瓷兴于宋、经五代而衰于金,是具有古代定窑系典型风格的传统民间特色陶瓷艺术。
此次展出的多件平定刻花瓷,均出自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平定刻花瓷非遗传承人张文亮之手。正是张文亮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平定刻花瓷这一一度衰落的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张文亮介绍说,相比起景德镇等名窑瓷器,平定刻花瓷还不为广泛熟知,但它无疑是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其“施釉肥厚,纹饰简洁,拙朴厚重”的艺术特点独领风骚。他说,平定刻花瓷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灵活流畅,纹样生动明快,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极高辨识度和独特审美趣味。
●景泰蓝技艺革新者吴凤芳:
研制成功银胎掐丝景泰蓝
吴凤芳
展台前的景泰蓝银器茶壶精致漂亮,典雅高贵,它的制作者山西银满楼景泰蓝公司技术总监吴凤芳在景泰蓝行业已经耕耘36年。她在上世纪90年代成功将传统的铜胎掐丝景泰蓝革新品种,研制成功银胎掐丝珐琅,并于2012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传统景泰蓝是铜胎掐丝珐琅。据说,清末宫廷曾出现用白银取代紫铜制作景泰蓝银器制品,但这项技艺没能留传下来。吴凤芳在摸索和探讨传统工艺技术的同时,根据白银的性质特点对焊药的配方作了适当调整,研制出银胎掐丝景泰蓝,使景泰蓝银器制品的传统制作工艺得以恢复。
吴凤芳说,铜胎掐丝珐琅必须要经过电镀,以摆件为主,不能用于食用器皿。银胎掐丝及合金丝景泰蓝则可以作食用器皿,既有观赏审美价值,又有实用性。
●剪纸非遗传承人游洋:
一把剪刀走天下
游洋
在展览现场,山西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游洋(又名石羊)给观众演示出神入化的剪纸艺术,手握一把剪刀游刃有余,眼花缭乱间已剪出复杂精美的狗年图案。
游洋小时候跟着奶奶在晋中农村长大,村里世代流传着贴窗花的习俗,游洋的启蒙老师就是奶奶,而村里每家每户精美的窗花,就是他儿时训练临摹的范本。
游洋此次带来整套的大幅套色十二生肖剪纸。他的剪纸作品中,单色剪纸融入了版画的技法、装饰画构图,彩色剪纸采用拼色方法,套色、染色等技法并用,已超出普通民间剪纸范畴,形成了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石羊剪纸”。
●大漆工艺创新者高全将: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高全将
与上述工艺美术大师或非遗传承人不同,年轻的高全将是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科班出身。他因偶然的机会相继接触到福建和山西平遥的大漆工艺,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艺术表现载体,于是将南北的大漆工艺融合,化为自己创作的手段,不断推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与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比较,高全将的作品更讲究实用性,更面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
市面上漆器产品大多是批量生产的化学合成漆。但高全将采用的是漆树上割出来的天然大漆,用传统工艺进行当代艺术表现。高全将说,大漆作品是“人画一半,天画一半”,温度和湿度不同,产生的图案肌理效果也不同,如果经验不足,虽然对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出来的效果也不理想。高全将以漆作笔,他的漆画和漆器作品入选全国美展等各类重要展览。
让非遗瑰宝鲜活起来,这是记者采访各位工艺大师过程中的突出感受。他们在传承古法制作的同时,融入当代,追求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实用需求。工艺大师们在传承产品本身所积淀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更强调开发它的实用价值和市场生命力。(记者 陈智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