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艺术>首页推荐>

冬夜里的牧羊情人

冬夜里的牧羊情人

分享

深交11月30日的音乐会以“牧羊情人”命名,据说源自芭蕾舞剧《达芙尼与克洛埃》这对相爱的牧羊男女。

谭小棠在深情演奏莫扎特,指挥:亚历山德罗·克鲁德尔。张扬颖 摄

被山脉和海洋围拢起来的法兰西,已然进入了冰天雪地的季节。在冬夜里踩在梆硬的路上,连呵气都会喷出一串乳白色气流。不知道拉威尔这位精致的印象派作曲家在创作《达芙尼与克洛埃》时,是否在这样的冬夜,只知道他接受了季亚吉列夫之托,在1912年的6月份完成作品,由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城堡剧院隆重推出。

音乐与芭蕾舞,双重的魅力。帷幕升起时,观众眼前出现的是圣林边上的一片鲜嫩欲滴的绿草地,一个神秘的洞穴旁伫立着三尊仙女石像。一群提着草篮给仙女献祭供品的年轻人欢快出台。在人群中有位英俊的小伙子叫达芙尼,他投身在以宗教舞蹈方式进行的奉献仪式中。达芙尼悄然爱上了美貌少女克洛埃。

完全是印象派的经典,犹如马奈笔下的《西班牙舞蹈》和柯罗的那种纤细精巧的风景画细节。

然而,这种美丽迷人的爱情故事,何以在演出后效果如此平淡,令拉威尔陷入困惑。当他意识到音乐过于复杂所致,便毅然从中选出两套专供音乐会演出的组曲,想不到由此大获成功。

深交11月30日的音乐会以“牧羊情人”命名,据说源自拉威尔的芭蕾舞剧《达芙尼与克洛埃》这对相爱中的牧羊男女,我觉得其中也有煽情的因素吧。

拉威尔的第二组曲有着相当精练的三个部分。音乐中的《达芙尼与克洛埃》似乎更具形象感,更为纯粹的情感世界。以声音构成的优美画面,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部分“日出”深交倾力奏出,相当精彩。在整部舞剧中,这段“日出”也是最为壮观的部分:

清晨。朝雾迷朦。岩石上滴下露珠。小溪传来淙淙流水声,一幅晨曦图从优美声音中拓开来。长笛与三把小提琴模拟出小鸟的快乐鸣叫,牧羊人则吹着牧笛赶着羊群,从远处缓缓而来。

太阳冉冉升起,大地金辉沐浴。音乐的恢宏与壮美,让全场顿然璀璨。光芒耀动间,有种唤醒的力量扣人心弦。那是昏睡中的达芙尼被唤醒了。接下来,迷人的音乐进一步描述了达芙尼与克洛埃重逢的喜悦。而观众的情绪此时也由亢奋转至迷醉。

下半场是拉威尔的作品,乐队阵容浩大厚实了许多。圆号小号大管在上半场各自仅有两把,打击乐只有一人,而此时,管乐增加了三倍,打击乐排成了九人的铜墙铁壁。人数的陡增,气势如虹。

演出前我与乐队队长聊天时,他说他特别喜欢法国印象派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拉威尔的风格。此前我多次听过《波莱罗》,每次都有新鲜感撞击,百听不厌。那种反复多次的旋律,始终愉悦内心。特别是小军鼓的节奏,层层漾动,总能引发内心的激荡。在这场音乐会上,又听到了小军鼓的悦耳敲击。那是三面小军鼓的合奏,轻盈谐调中有着美妙的摇荡。这是从《达芙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第三部分《群舞》中冒出来的一泓清泉,也只有拉威尔会让小军鼓发出如此精湛的声音,如此刻骨动人的节奏。

在深圳的冬夜倾听《牧羊情人》的音乐会,享受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那份温暖馈赠,更有深交所带来的曼妙意境。

深交这一年对于音乐会的曲目安排,可谓良苦用心。这场《牧羊情人》是继11月9日那场韦伯与德彪西作品两两对比音乐会后,又一场突出德奥作曲家与法国作曲家作品风格对比的悉心编排。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印象派拉威尔相遇,让现场观众经历了一次美妙诗意的音乐之旅。

音乐会上半场是属于莫扎特的。第一个曲目:《狄托的仁慈》序曲,K621。这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指挥是来自意大利的亚历山德罗·克鲁德尔。这位年轻高挑的指挥家站在台上时,像一棵笔直上升的树。他出生于米兰,毕业于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是意大利才华出众的指挥家。克鲁德尔精通17世纪至当代音乐,对法国印象派音乐的诠释尤其获得高度赞誉。从他指挥的《达芙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中,能感觉此言不虚,甚至我感觉他是一位“意境大师”。他对音色对光的敏感,无不缘自他心灵的外化,这种敏感深刻影响了深交乐队,让其发出印象派的特有光芒,且始终在抑扬顿挫中熠熠生辉。

赞扬这位年轻高挑的意大利指挥家的出众才华,并非局限于法国印象派方面,他在指挥莫扎特作品时,同样出色。我尤其要称赞他在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466时所起到的作用。他与中国青年钢琴家谭小棠首度合作,但是彼此心领神会,十分默契。乐队也因此表现出良好的状态。

莫扎特的协奏曲是我听到最多的钢协曲。我听过当今世界权威的莫扎特协奏曲的诠释大家傅聪和加拿大钢琴家安东·克迪的演奏,还有奥地利最资深钢琴家保罗·巴杜拉·斯科达在上海的演奏。年轻的谭小棠的演奏我是第一次聆听,此前也并不知道他。然而,第一次听到他的莫扎特就让我大吃一惊:他的触键如此沉静老到,他的呼吸特别接近莫扎特。他丝毫不注重外在动作,也没有半点的拿腔拿调,儒雅斯文的外表下,是他质朴而扎实的键盘功力,字字玑珠般的颗粒感,如同展开的一卷耐读的卷轴,让你徐徐见证着一位注重内心修养的钢琴家不俗的面貌与风彩。他除了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外,还在很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在他字数不多的简介中,却排列了一长串教授过他的老师的名字,其中有三位是我熟悉的:周铭孙、凌远、杨峻。

他加演的曲目是贝多芬的《悲怆》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控制情绪,追求精致诗境。绝不取悦观众,以自己内心的音乐虔诚,准确传导出来。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与尊严,自然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尽管许多观众觉得不够过瘾。

值得称道的还有拉威尔的《古典小步舞曲》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在克鲁德尔文雅的手势间,深交充分发掘出精致的音色光彩。

◎ 刘元举


[责任编辑: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