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东生活照。
潘卫东在演出。
他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眷恋,他虽然嗓音不好,但热爱让他有了坚持的理由,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就是宝安音乐人潘卫东。多年来,潘卫东一直将学习、提高音乐水准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对音乐的那份执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音乐人生。
扎根宝安30载
用音乐传递温暖
1986年潘卫东如愿考上了宝安轻音乐团,背井离乡来到深圳,在自己梦想的艺术领域打拼着。那时候,乐团常年开展下乡慰问演出,作为主唱和主音吉他手,潘卫东跟着团队从省内一直演到省外,湖南、浙江、山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后来,受市场影响,这个坚守在深圳的乐团解散。一部分团员选择了北漂,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包括潘卫东在内的另一部分团员则选择了留在深圳,探索新的生活。在那个青涩的年龄段,潘卫东对音乐的唯一理解,就是动人。他说,每首歌里都藏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人人都能领会,这首歌也不是人人都能唱好,但只要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用饱满的真情去演绎,就能表达好这个故事,打动听者。
1993年,潘卫东进入了宝安艺术团。在业内前辈们的辅导和帮助下,他对音乐研究得更深。不管身在何处,他的“公益之路”都未曾停歇,一年内演出最高达200多场。潘卫东说,带团队去基层开展慰问演出,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要有人观看,无论刮风下雨,演出都不会改变。在这条路上,潘卫东收获了很多快乐。在他的记忆深处,留下了许多感动的瞬间。一次在工厂举办户外演出,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工人们不愿离开,纷纷为潘卫东撑开手中的伞,坚持请他演完。那天,他告诉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把它当作一场演唱会,尽力演到最好。“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他们认可了,我就成功了一半。”
受聘区群艺馆音乐专干 把青春献给了宝安艺术事业
多年来,潘卫东共完成市、区的大型演出和送戏下乡演出3000多场,并在各类演出中担任节目主持、歌唱演员、乐队鼓手,给观众送上无尽的欢乐。不计回报的付出也给了潘卫东意想不到的回馈,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开阔。2004年,他被聘为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音乐专干,专门做起了艺术指导工作。他一手扶持宝安草根音乐团队——“部落组合”成长,每周开车去东莞特定的训练基地对他们进行辅导。由戴有斌作词、潘卫东编曲、“部落组合”演唱的音乐作品《山美·城美》,一经推出,就迅速红遍深圳,并在市、省乃至全国的赛事舞台上频频获奖。
在2011年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全国总决赛上,经潘卫东指导的“部落组合”演唱的《妈妈》让评委三次感动落泪。如潘卫东所说:“唱《妈妈》的时候最好不哭,不是想妈妈就哭,想妈妈也可以很温暖、很幸福。”同年,潘卫东在宝安区群艺馆与深圳大学合作的大型话剧《突围1978》中饰演剧中主要人物亚寿,该剧获得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和团体表演金奖。2012年,该剧获得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团体表演金奖。多年来,他把青春献给了宝安的艺术事业,却不曾张扬。
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
要从群众艺术中汲取养料
潘卫东认为,群众文化艺术馆是政府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艺术活动的“龙头”,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主旋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群众文化娱乐服务,准确无误地引导人们进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积极为改革开放中的市场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动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实现享受健康文化的权利。作为群众文化艺术馆的一名工作者,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潘卫东说:“文化孕育我们,我们创新文化。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基础和母亲。我从群众艺术中汲取养料,努力拓宽群众文化多元化道路,把群众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自己也从中体会到了群众文化的魅力和快乐。”
宝安日报记者 张浩 通讯员 温秋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