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艺术>首页推荐>

根雕手艺人宋智勇携“孝”文化系列作品亮相深圳文博会

根雕手艺人宋智勇携“孝”文化系列作品亮相深圳文博会

分享

在参天的常青树下,一群大象在徐徐前行,母象跟着公象,小象依偎着母象,向着美好生活而去……这是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江西馆内的一尊名为《家园》的根雕作品,也是宋智勇今年的参展参评作品之一。

深圳新闻网5月16日讯  (图/文 汤莎 摄/方之颖)在参天的常青树下,一群大象在徐徐前行,母象跟着公象,小象依偎着母象,向着美好生活而去……这是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江西馆内的一尊名为《家园》的根雕作品,也是宋智勇今年的参展参评作品之一。

image.png

宋智勇在深圳文博会接受采访

入行35年 勤学苦练践行文化传承

宋智勇,江西余江人,全国技术能手,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赣鄱工匠,江西省雕刻技能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中国根艺美术大师。

日复一日的锻炼成就了如今的宋智勇。“必须要多做,多实践,才可以对雕刻有更新的理解。”深耕雕刻业35年的他总是这样说。

为让雕刻之路走得更宽,走得更远,宋智勇一直在思考、总结自己的雕刻人生。“2018年的《百鸟朝凤》,我们用了三年时间花费60多万才完成的,就是想对自己有所突破。”宋智勇对雕刻事业是沉醉痴迷的,以至于现年50岁了还每天花上数小时待在工作室里精雕细刻。

“要做好传统技艺的传承,除了做好自己的同时,还需要用工匠精神,用情怀与理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这是宋智勇对于“匠心”的理解。

如今,宋智勇在余江雕刻创业示范街已经拥有数家店面,成立了自己的雕刻工作室,培养出了500余名雕刻技术人员。同时,他还与当地的多所学校、企业合作,将雕刻技艺手把手地传授给更多人。他认为,工艺的提升没有尽头,技艺的传承才是责任。“根雕在余江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不能在我们这里断层。只有把传统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付出的一切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image.png

手艺人宋智勇

做活作品 延续中国“孝文化”

2016年,宋智勇带着他的根雕作品首次参展深圳文博会,一来便是四年。从最初的几十件展品,到如今的数百件展品,宋智勇认为,深圳文博会有着深厚多元的文化氛围,国内外、各行业的理念在这里交汇,能为手艺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触动与养分。

“木头是载体,工艺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宋智勇笑言,工艺的提升是没有尽头的,“炫技”的作品没有生命力,“蕴含了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活’的,才更有价值”。

为了让作品“活”起来,宋智勇选择将孝文化作为精神内核注入作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传承文化之一,我要做的就是将其和木雕文化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作品去了解、传承孝道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显性化、大众化、体验化,走进千家万户。蕴含了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活’的,才更有价值。”宋智勇说。

2015年以来,宋智勇以“孝”文化为创造主题,将地方特色元素和孝道文化有机融合,完美植入雕刻工艺,打造“孝”文化雕刻品牌。先后研发了《路路高升》《路路平安》传统文化系列作品、《游子吟》和《代代相传》《二十四孝》《远音》《慈母》《父慈子孝》《家风》孝文化系列作品等55个国家级专利。2017年,他的“孝道”系列作品《代代相传之父慈子孝》在深圳文博会上斩获深圳文博会文化创意金奖;《家风》荣获中国(赣州)第四届家具最佳创意雕刻奖,《慈母》荣获全国雕刻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

image.png

深圳文博会江西鹰潭展位内的《福禄寿齐全》作品

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宋智勇展出的《福禄寿齐全》、《家园》系列作品,仍是“孝”文化产品的延续。

展示在文博会江西鹰潭展位内的《福禄寿齐全》作品宽3.3米,高2.8米。作品充分利用树根原生态色形,雕刻有葫芦、常青树、鹤及麋鹿等富含寓意的形象,配合大自然山林树木,形成了一幅以根雕创作而成的山水落地屏风,以表达人们对家庭和睦相处,兴旺发达的向往。

展示在江西馆内的《家园》则使用名贵的小叶紫檀雕刻而成,用细腻的雕刻手法,创新的雕刻布局,展现着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寓意。

“‘家和’是孝道文化的延伸,只有敬老爱幼,才能家和,才能万事兴。这一系列作品充分利用十二生肖的特殊寓意,表达出人们对家和万事兴的追求。”宋智勇说道。

[责任编辑:汤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