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艺术>首页推荐>

用传统为水墨“造境”: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丘挺

用传统为水墨“造境”: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丘挺

分享

中秋小长假期间,在会展中心6号馆举行的2019“艺术深圳”迎来了大批市民参观。在云集的画廊之间,“艺术深圳”的主题展“溪岸云山——当代水墨邀请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丘挺在绘画创作

山外之山中 360X220cm 2017年 泥金水墨


◎ 深圳特区报2019年09月17日讯 (记者 尹春芳)


中秋小长假期间,在会展中心6号馆举行的2019“艺术深圳”迎来了大批市民参观。在云集的画廊之间,“艺术深圳”的主题展“溪岸云山——当代水墨邀请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这一版块展出了中央美院教授丘挺以及他的学生们逾40幅作品。这些作品虽有不同的创作风貌,但依然以水墨为核心,从传统出发,就目前中国水墨的语境,做出个性化的诠释。


丘挺1971年出生于广东陆河,后随家人来到深圳生活。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美术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水画系主任。


丘挺的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法国布列塔尼城市联邦委员会、新加坡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京西宾馆等各大美术机构收藏。


丘挺是一位信守笔墨、功力深厚、具有开拓精神的“学院派”,也是从深圳走出来的山水画家。日前,记者独家专访了丘挺。他畅谈了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和对水墨的观点。


父亲是启蒙老师


丘挺用“回家”形容来到深圳。作为少年在深圳成长的“深二代”,深圳这座城市勤奋、务实的精神以及开放的胸怀一直影响着他。


从事艺术之路对丘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起源于他的家学传承。丘挺的父亲丘海洲是著名诗人,藏书甚多。父亲从小注重引导丘挺的学习,让他广泛阅读,了解传统经典的精微与博大。从古代文学到西方文学,丘挺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海量的阅读开拓了他探索世界的视角。


对艺术家而言,这种探索尤为珍贵。艺术家的使命恰恰是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给人以新的视角、新的体悟。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丘挺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广州博物馆看一个展览,展品来自杜甫草堂的藏品。当他看到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杜甫行吟图》、潘天寿《苍石雄鹰》的国画作品时,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语言表达,“父亲给我打开了美育的大门,我从此对水墨有着浓厚的兴趣,继而开始了水墨艺术的探索。”


人生须立志,立志当高远。决心从事水墨创作之后,丘挺跟随深圳的国画家周凯学习书画,并经常向岭南派大家林丰俗求教绘画问题。这两位师长分别承袭海派和岭南派,他们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国画造诣让丘挺从中受益匪浅,打好了继续深造的根基。


水墨的重镇在江南,后来去中国美院求学让丘挺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北京攻读博士期间,他则进一步扩大了视野。北京巨大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夯实了他的艺术之路。


“成长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是幸福的”,丘挺如此说。他在导师张仃身上看到了一种对东西方艺术,传统与民间艺术的“包容心”,这也影响到了他对艺术观。他认为,要以专业作为原点放眼看古今中西方的经典,把优秀文化传统纳入我们的研习视野。


水墨艺术注重诗性的超越


水墨精神是什么?对丘挺而言,水墨代表了东方的精神、情致,最能体现人对世界、对时代以及对自身文化历史的洞察。水墨有一种诗性超越精神,如同庄子所言的“不滞于物”的潇洒。


与诗歌结缘,使得丘挺更能感受诗歌与艺术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丘挺认为,中国画时空的生成方式很像诗,对空间的叙述与表达与诗最密切,这种“诗性精神”的感怀与表达,是中国画的品评、创作的关键。


丘挺取法宋元,循古人澄怀观道之意,以南宗之笔墨运北宗之丘壑,独成一种气象。仔细观赏他的水墨,可见其笔法丰富,富有音乐韵律,尤其对线条的收放自如,出自经典又发自性情,在统摄的整体中呈现线条的润涩变化,笔意之音犹如吟咏之道。


此次展出的作品《山外之山中》泥金四条屏令人耳目一新。他借助屏风的形式,使用泥金这一材料,以大开大阖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苏轼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另一幅作品《云中花》则将传统花鸟与山水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气韵生动,呈现一种别有趣味的审美。丘挺解释说,传统花卉的技法通常是折枝,但他更喜欢引入山水来“造境”,探索一种新的方式表现花鸟画。


对传统既要继承也要反思


对当代的水墨艺术家而言,他们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水墨画创作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丘挺看来,面对传统一方面要传承,另一方面要有所反思。


丘挺表示,“水墨画”体现的是历史化观念,在传统的知识系统里,它是表现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古代或当代,它兼具日常性、生活性、行为性、仪式性,而超越性是水墨精神的主旨与归宿。传统雅集、送别、渔樵、行旅、问道、耕读等,无不有之。深厚的中国画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它的内容就是思想,是一种很有学问的人文之学。这些积极因子均是值得当代水墨艺术再挖掘,可以启发当代水墨画的地方。


丘挺说,“中国画程式、造化、心源所构成的相互渗透、不断流变的三角关系,衍生出不同的风格流派,是中国艺术史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程式是可变化的,程式不是程式化。对程式化语言要有所反思。”


他认为,如何在今天的社会情境中呈现水墨的现代性与东方精神,以水墨探索一种西方没有的对艺术的理解和立场,是每个中国水墨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一个水墨画家内在情怀的饱满度、对社会人文的理解、对造化流变不居的体认、对绝对题材的挖掘、对材料敏锐的把握、对时空归纳的个人体验,这些能力综合起来才能建构有时代性、有精神深度的中国水墨画。 


[责任编辑:肖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