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安
吕德安作品《在时间深处治愈》
■ 深圳特区报2019年09月26日讯 (记者 尹春芳)
金秋与艺术相逢。“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览正在OCAT深圳馆举行。这场探讨诗歌与艺术40多年来变迁的展览得到了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其中的参展艺术家,著名诗人、画家吕德安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诗人与画家的双重身份给吕德安的创作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看待诗歌与艺术的互文关系,围绕着这些问题,吕德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吕德安,诗人,画家,1960年出生于福州,上世纪80年代创建诗社“星期五”,亦为南京“他们”文学社成员,著个人诗集《纸蛇》《另一半生命》《南方以北》;90年代旅居美国纽约,创作长诗《曼凯托》;1994年获首届“他们”文学奖,同年回国在福建家乡北峰筑居山中创作长诗《适得其所》;1998年至今常游居纽约、福建、北京,出版诗集《顽石》《适得其所》,获《十月》文学奖、“天问”诗歌奖、高黎贡诗歌主席奖;2011年参与创建“星期五画派”,2012年兼职“影响力中国网”诗歌主持,2013年进驻北京工作室专业从事绘画创作。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前者属于语言艺术,而后者则属于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艺术领域,中国古代画论较多地论述了二者间的关系。大文豪苏轼认为,唐代王维的画与诗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同源的思想也影响了很多艺术家的创作。
吕德安对诗歌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此次由朱朱策展的“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览的切入点非常好,展现了40多年来“诗文互动”的状态和成果。谈及诗歌与艺术的关系时,吕德安认为,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就他个人的创作而言,他的绘画都是跟诗歌、文学直接相关的,他的绘画与诗歌的趣味一致,相互影响。
此次展览他带来4幅作品,其中3幅是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1幅创作于2013年。我们从他80年代的作品中就可看到,当时吕德安的绘画已经非常前卫和先锋。他向记者介绍了他的画作《白桦树》,这件作品源自他阅读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同名诗歌带来的灵感。弗罗斯特擅长意象的构造,写诗别有深意,《白桦树》这首歌书写弗罗斯特所想象的一个孤单的孩子在白桦树上荡来荡去的场景,勾起了吕德安的童年记忆,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幅画作。
经过多年探索,从具象到抽象,再到意象的转变,吕德安的作品已经形成个人风貌、精神指向。他的画作让人容易想起风靡世界的德国艺术家里希特,既画具像也画抽象。吕德安用视觉艺术阐述自己在时间中对艺术创作所作出的思考和尝试。
深谙绘画之道的吕德安从来不给自己贴上某类标签,用他的话说,他无论画什么画都游移在形象或幻象中,如何诗意地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此次展览也展出了“星期五诗社”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活动刊物。封面用版画设计,内页也配有插图,文字则是打在蜡纸上油印出来,充满了油墨的味道。吕德安回忆了当时的诗歌活动。在他看来,“星期五诗社”本身就汇聚了诗人与艺术家,作为民间文学团体,它带有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诗人与艺术家之间有着“孪生兄弟”一般的感情。这种感情也通过展览中一幅幅照片得以见证。吕德安介绍说,当时都是社员们自己拍照片,冲洗,非常怀旧。
作为深圳的老朋友,吕德安日前还参加了飞地新空间开幕举办的“节奏风景”诗人朗诵会。吕德安曾于2017年在飞地书局的空间举办过与诗人王艾的双个展,赢得好评如潮。谈及对飞地书局的印象,吕德安表示,飞地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人文空间,这次他惊喜地看到飞地新空间,这里的经营方式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书店概念,展现了都市人对人文艺术的新需求,这也与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