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金融>金融生活>

理财市场生变 银行多方式应对“资管新规”

理财市场生变 银行多方式应对“资管新规”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备受市场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28日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审议通过。

理财市场生变 银行多方式应对“资管新规”

备受市场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28日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审议通过。本周恰逢中资上市银行年报密集披露期,谈及资管新规落地对于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多家银行行长表示,资管新规总体而言对自身业务冲击不大。成立子公司,转向净值类产品将成为银行应对的主要方式。

深改委会议指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要立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

去年11月,央行协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围绕推动大资管行业回归“代客理财”本源,打破刚性兑付,避免资管业务沦为变相的信贷业务,减少影子银行风险等方面进行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表示,资管新规对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银行表内理财产品可能消失,表外理财刚性兑付被打破。“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大行和商业银行想继续做大资管业务,必须进行机构改革,成立子公司。”

Wind统计数据显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较2016年有所减少,其中光大银行同比下降达18.38%,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下降8.47%和7.98%。根据多家银行行长在业绩发布会现场的表态,成立资管子公司、转型净值型产品是各银行应对资管新规的主要方式。

招商银行副行长、董秘王良称,成立资管子公司有利于理财业务专业化、标准化、长期化、净值化、规范化运营。

实际上,2015年起,光大、浦发、中信等多家银行就陆续发布相关方案,但至今未能获批。对此,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回应招商银行拟设立资管子公司时表示,“我们鼓励更多的主体来参与市场,主体多元化也有利于提高竞争、提高效率,但是可能要有一定的程序。”

数据显示,2017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3万亿,同比增长11.4%,存量规模和增量均位于同业前列。对于强监管的延续以及资管新规的出台,工行行长谷澍表示,资金来源端,工行已经在打造净值型的产品体系,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净值化。同时,投资端也在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指出,“我坚信,资管业务在中国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只不过目前应该建章建制。”

中国信达总裁助理梁强称,“随着资管新规实施,相关业务的规范会给信达带来一些机会,比如非标资产清理等,但我们始终坚持按照规范的方式去做。”

[责任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