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金融>公司资讯>渤海银行>

防范非法集资 警惕十大障眼法以防入坑

防范非法集资 警惕十大障眼法以防入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为了提升公众对金融安全的认识,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近日,深圳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走进社区普及非法集资防范知识,并通过媒体、营业网点等强化防范意识,提醒市民保障财产安全。

深圳新闻网讯 为了提升公众对金融安全的认识,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近日,深圳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走进社区普及非法集资防范知识,并通过媒体、营业网点等强化防范意识,提醒市民保障财产安全。

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者有四大常见手段,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他们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他们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骗取社会公众信任。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公益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四是利用亲情诱骗,如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近日,渤海银行深圳分行在开展非法集资防范传播活动中发布了银行涉及非法集资的方式,告诫员工时刻提高警惕的同时,提醒市民保持防范心。

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涉及非法集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宣传推介,如“昆明泛亚”案中借用贵宾室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二是利用资源或职务之便主导或协助非法集资,向客户吸收资金;三是为非法集资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正常金融服务,进而被非法集资者利用误导社会公众投入资金。

据公安机关统计,非法集资者善于制造障眼法,引导市民入坑。对此,警方提示如遇以下十大情况需特别警惕。承诺高额回报,打着“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幌子;借用投资者不熟悉的投资产品,如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盯上中老年人,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却又没有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近年来,非法集资者蹭各种投资热点,如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不少非法集资者打着“扶贫”“互助”“慈善”等为幌子欺骗热心公益的市民;警惕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广告传单,邀请加入获得高收益等项目;谨防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欺骗老年群众;“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设在境外;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多发,严重威胁了社会公众的财产安全。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更是有责任在充分认识做好防范非法集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金融消费者知识普及。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汤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