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b小调第三交响曲》(简称“马三”),因其较为极端的时长(不间断演奏约100分钟)和较大规模的资源调动(庞大的管弦乐队、两个合唱团、一位独唱家),无论对表演者还是对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很多入门不久的乐迷而言,“马三”更是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鸿篇巨制。
不过,上月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再次上演的这个“马三”,不仅上座率高,而且听众秩序井然,专注而兴奋,中途退场者极少,演出效果相当好。一个旁证是,手机等重物落地的次数似比平时演出还少些。手机落地,主因是昏昏欲睡,因音乐厅地板构造等原因,其往往产生巨大声响,对演出和听众都是严重干扰(这一顽疾亟待治愈)。这次演出也掉落几次,但已好于我的预料,昏昏欲睡者并未因乐曲超长而增多。
其实“马三”虽长,却不枯燥。视觉方面,覆盖全舞台的大编制乐队本身就带来视觉震撼。此次深交仅圆号就有9把,为历来之最;小号也有5把,定音鼓、竖琴等也由单变双,再加上两个合唱团和来自德国的女中音,这个规模就赏心悦目。听觉方面,六个乐章各有亮点,且都因独特的配器和引人入胜的旋律而富有感染力。当你融入这样一场视听盛宴并被强大气场包裹时,是不太可能打瞌睡的。
随着深交音乐总监林大叶手中指挥棒的跳动,9把圆号以雄壮的齐奏开启了第一乐章。马勒偏爱圆号,在其多部交响曲中(最突出的是第五、第六),圆号都是最重要的声部之一,此曲也不例外。当晚的圆号在首席徐毅奇的带领下保持着整体的高水准,每每响起,总像一支军队整装待发。
和马勒的多部作品一样,“马三”也有一个标题:《夏日正午之梦》。第一乐章便是梦的开始,里面有牧神、酒神等神仙,掌管着山原川泽和幸福快乐。乐曲配器华丽,旋律绚烂,管乐挑起大梁。首席长号巴沙·马尔琴科的几个独奏段落,或庄严饱满,或温柔委婉,尽显铜管魅力。弦乐在这个乐章里并不突出,只有乐队首席张景婷纤细的小提琴独奏,朝霞似的闪现。
第二乐章以双簧管和第一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启动,弦乐和木管这回成了主角,抒情的音乐带来鲜花草原和风光旖旎等迷人印象。还未听够,乐章已在飘渺的泛音中结束,用时仅10分钟,比长达半小时的第一乐章短了许多。第三乐章在单簧管的独奏结束后突然安静下来,幕后传来小号宁静悠扬的号角声。这两年我对深交的首席小号代东宇特别钦佩,其在多场音乐会中独担大任,表现出色。不过当晚在幕后大段独奏的却不是他,而是曾任国交小号首席、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陈光。他的演奏,气息平稳,音色柔和,美若人声。
第四乐章起,加入了声乐。女中音赫敏·梅的嗓音圆润宽阔,理性冷静,与崔骁峥的独奏双簧管和张景婷的独奏小提琴唱和呼应,用以表达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抽象歌词及马勒的音乐哲思,再恰当不过。等候多时的深交合唱团(女声)和深交童声合唱团在第五乐章终于爆发。深交这两年频频上演大制作,合唱团功不可没。最美弦乐来自第六乐章的前半段。提琴家族各声部的切换、对比与融合,编织出柔美优雅的爱情篇章,尤以二提和中提主奏的一段旋律最为感人。
当晚的演出让人感到排练是充分的。林大叶指挥对此大型作品做了精细的布局和解析,展示出乐曲引人入胜的丰富层次,现场的掌控、推进、调动也用心到位。特别值得大赞的是乐手们的全情投入,其无论是技术表现还是精神状态都体现出可贵的敬业精神。艺术家们共同演绎出迄今最精彩的“马三”。
深交从姚关荣指挥的创始,到陈川松任团长期间张国勇、俞峰、爱华德三大优秀指挥家的接棒调教,进步之快令人瞩目,数年前已跻身国内一流乐团方阵。近年虽在聂冰主政下实现主要骨干更新换代,但全新阵容下的深交(新团长,新总监,新乐队首席,多数声部的新首席),依然保持着锐意进取的姿态,并在曲目设计和演出规模上表现出更大的“野心”。
12年前深圳音乐厅尚未启用时,深交就曾在俞峰指挥下演奏过“马三”。彼时也是一次壮举,阵容堪称强大,但仍逊色于这次演出,现在乐队的总体水平毕竟高于12年前。深交之进步,可以“马三”为证。(辜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