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爱好者朗诵了王松禄的诗歌。
深圳晚报2019年02月26日讯 (记者 汪仕林 文/图)2月23日下午,由《特区文学》杂志社主办的深读诗会第四期在深圳市文联五楼《特区文学》杂志社举办,主题诗人王松禄讲述了他难舍的草原情怀。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鲍十,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顾焕金,一级作家、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秦锦屏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点评。
深读诗会由一级作家、诗人、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朱铁军,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鲁克联合发起,此前已经举办3期。
本期主题诗人王松禄,笔名天河,蒙古族,现居深圳。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已出版3部诗集。2018年获评深圳福田第二届“五虎诗贤”。
活动开始前,由多名朗诵爱好者朗诵了王松禄的诗歌。随后,王松禄讲述了3首诗歌背后的故事,多名嘉宾被其故事打动,泪眼朦胧。
王松禄认为,情怀有诗,情怀入诗,情怀即诗。情怀本身就是最好的诗篇,在某种意义上,情怀是诗的源头,也是诗的本身,以诗的语言和形式将情怀抒写出来,发散开来,就是诗,就会有诗的意蕴与血脉。诗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自觉喷涌出来的。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不得不写,不吐不快。所以在他看来,好诗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由瞬间的情绪激荡鲜活的文字,并不自觉地倾泻生命深处的情怀才一蹴而就的。
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顾焕金说,王松禄的诗轻松、真情、质朴、清新、空灵,每首诗歌中总有那么几个句子让人心里一动,如《又见北斗》《丢失的黑夜》《蒙古人家》等通过白描手法,几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图画,对家乡、母亲、兄弟的感情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给人印象深刻。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鲍十说,读王松禄的《蓝鸟花》想起自己的母亲,梦见家乡,读《又见北斗》似乎想起他们俩当年在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上的夜晚,好诗不是拼凑出来的,是发自内心,希望王松禄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继续走下去,越走越好。
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秦锦屏说,王松禄的诗很接地气,有情味,有滋味,有韵味,每首诗歌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把人生的况味融入诗歌,感人至深。例如有一首写告别家乡的诗,透过窗子后面姐姐的眼睛,来表达伤离别,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而此前,满头白发的鲍十在发言中竟也一度语噎。
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表示,深圳是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城市,深读诗会有别于其他诗会,那就是让诗歌现场融入诗情、诗性,融入诗人与诗人之间,诗人与诗歌之间,语言与情感之间,返璞归真,去繁芜而从心、入境,回归到真诚、质朴、温暖、自然、随性的诗歌交流现场。所以期待未来的深读诗会现场,为热爱诗歌的大家所提供的,将是一个值得被怀念、有感动、有共鸣、有温度的诗人聚会。
关于“深读”的涵义,其实并不深奥。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朱铁军解释说,诗歌是承载想象的,语言是承载想象飞翔的翅膀,“深读”的内向与外延空间也与诗歌一样,有表面之意,也有想象的羽翼,目前赋予它的,是深度阅读、深层阅读,也可以是深圳阅读,阅读深圳,同时也希望,它是深情的。
专家简评
草原上的云雀 天河里的浪花
福田区文联委员、福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汪仕林
认识天河大约在3年前福田区作家协会的一次活动中,后来由于福田区作家协会游学团的缘故,交往更加频繁,并且偶尔在微信群里看到天河的诗歌,一度未经过本人同意,在《深圳晚报》副刊上刊登了其中章节,以飨读者。
天河的诗风格清新、意象跃动、文笔流畅、情感真诚,有如草原上的云雀、天河里的浪花。读他的诗,语言轻松,有如在欣赏名家的小品文,把你带到诗情画意中。天河来自草原,他很多诗歌是描写草原的,有景、有情、有思、有故事,即使是在特区生活了多年,但是他对家乡、对草原的眷恋依然是那么深刻,草原给了他无尽的灵感,用诗歌穿越时空,将南国与塞外联结在一起。
《天边的花海》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意象跳跃、律动,文字纯净、优美,如“思念长满了微寒的大地”“细雨淋湿了九峰山深处的记忆”“生怕那些花儿在干旱少雨的季节瘦成梦呓”,读起来印象深刻,难以掩卷。
看天河的诗多数是展现诗人儒雅的气质,正如其给人的外表印象一样。但是《灵动的岩画》刷新了我对诗人的印象,其诗大气磅礴、纵横时空、金戈铁马,从巴丹吉林的山脉岩画折射出成吉思汗横跨亚欧大陆的英雄气概,只有草原上的生活经历和作为一个历史专业背景的诗人,才能够写出岩画背后的灵动和历史的纵深。
看天河的诗,描写情感和生活的较多,一次出行,一个聚会,一次禅思,都能才思敏捷,激发出诗的浪花,有短诗,也有组诗,但似乎描写特区生活和时代篇章作品鲜见,建议今后题材更广泛,更贴近时代、贴近特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品力作,为繁荣深圳文坛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王松禄的诗歌印象
中国作协会员 《特区审计》副主编 凌春杰
读松禄的诗歌,从鉴赏角度而言,我咀嚼体验到松禄带来的自然飘逸和皎洁俊朗,从批评角度而言,我试图解密诗人的审美构建和艺术传达;从生活角度而言,我感受到诗人的博大宽广和灵魂慧思。这是与我以前读到作者诗歌不同的艺术体验,我觉得松禄由此开始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诗歌世界。
我觉得松禄对诗人有相对完整的定义。从松禄近期诗歌创作的整体印象来看,他在日常世界找到和自己感觉世界的联系,他的诗歌视野开阔,题材丰富,晓畅明亮,诗意盎然,人性、物性、人性浑然一体,意象、趣味、哲思穿插交织,在世俗的话语体系中构造出一个诗意世界。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松禄和诗意是孪生的甚至是一体的,所谓的诗人,用写诗的人来简单描述是不完整的,我觉得松禄给了我一个提示:就是生活、诗意和表达结合在一起,是艺术触觉生发的诗意不时从心灵世界中流淌而出的人生形态。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诗意地栖居,真正地诗意地栖居。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
《天边的花海》这首诗尤其令我动容。松禄的大哥,我是认识的,也是我的大哥,他离开了我们。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看到了大哥的目光,相信大哥深情的目光仍在,只是越来越远——大哥的目光曾经注视过我,光从他的眼睛发出,抵达我,缠绕我,离开我。我看见了,感受了,现在目光仍在,它以自己的轨道运行,不时回到我的身边。这首诗让我们在纷繁中抵达人间亲情,是我们心灵中最初的那份美好。
平淡的极致之美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外散文诗深圳分会副主席 朱蔓青
纵观王松禄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开阔,亲情、故乡、旅行、生活点滴都入了他的诗意情怀。整体感觉情感饱满,有激情但不激越,沉着而内敛。他总能在生活中抓住灵光闪烁的一面,诗歌题材往往是随手可得,看似不经意之间,不难看出他是个对生活既善于观察又能内省的人。他的诗歌有几个特点。
一、他写诗从来不论何种风格、流派、主义之类的虚华,不与所谓的前卫和先锋挂勾,不随波逐流也不故弄玄虚,无华丽繁复艰涩难懂的表达,而是冷静与理性的思考,是朴素的浪漫主义写实风格。
二、感情真挚,文笔简洁、明快、朴实,有不饰雕琢的素简之美,犹如浑金璞玉,反见其本真之心。
三、观察细致入微,捕捉万物造化蕴含的生命美、自然美,一片慧心,透露着空明的禅意。
四、宋代诗人梅臣尧有言“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平淡有时也是一种极致之美,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也。
松禄诗如其人,以情入诗,以情动人,最后的落脚点在对人生的反思和领悟,诗歌的情感渲泻只能表达部分意义,诗歌的深层魅力,它要表达的应该是关乎哲学、思想、信仰、和心灵的艺术呈现。看似平实的语言,有内蕴有力量有温度,能打动心灵的诗就是好诗。
诗歌是生活本身
红岭中学远岫文学社指导老师 谭妙蓉
天河受到八十年代最鼎盛的诗潮的启蒙,他的偶像诗人是北岛、芒克、舒婷等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所以,他的诗有很纯正的朦胧诗派的气质。在他的《风以启示而不朽》中,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内心,既有理想的色彩,又有理性的思考,虽然抽象却不晦涩,是非常精彩的朦胧诗。
天河1993年辞去公职,从内蒙古来到深圳。彼时的深圳,时间至上、效率至上,却缺了一点诗意。但天河没有迷失自己,依然保有一颗高贵的诗心。他能时时停下来反躬自省,几十年来,坚持用一行行诗句抵抗浮躁。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天河的诗,都源于生活,个人抒情方式中蕴含着博大的人类共通的情感。他没有局限个人的小情调里,他的诗歌里有深度的思考和对现实有力的批判。如《我的大学》,诗人在若干年之后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彼时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了反思。又如《没了血统的诗歌》,对当下诗歌界的看似繁荣实则泥沙俱下进行了批判,体现了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天河的诗让我懂得,诗歌就是我们心灵的每一次感动的震颤,诗歌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