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18日讯 (记者 原文奇 袁征一方)长沙臭豆腐制作、川菜烹饪、京剧、苏绣……来自各个地区的非遗项目不断活跃在抖音热榜,展现了不同省市的文化形象缩影。在抖音,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浓缩在短视频中,复杂的制作工艺被分享传播,古老的非遗故事离现代生活不再遥远。截至2021年5月,抖音非遗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速达39%,非遗创作者作品播放量增速达170%,分享量增速更是达到256%。一帧帧画面,是精湛技艺的传承,更是沧桑历史的结晶。而在深圳这座年轻、包容的城市,非遗文化也展现出了独特的融合性与多样性。当深圳非遗遇见短视频,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鱼灯”“麒麟舞”等非遗活动走进社区
8月10日,在中信城市广场,冀派内画第四代传承人万欢正在一笔一画教志愿者们学习内画的基本技巧。这场非遗内画培训活动,是深圳市南园街道“非遗在社区”的项目系列活动之一。像这样的活动还有许多,皮影制作技艺、埔尾茶果制作技艺、池上奶茶茶艺等等,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有趣新颖。参与者有还在念小学的“好奇宝宝”,有忙里偷闲的上班一族,也不乏头发花白的老年朋友。深圳日益丰富的非遗资源与非遗活动,逐渐进入市民的视野。
截至目前,深圳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6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7项,包括灯舞(沙头角鱼灯舞)、狮舞(松岗七星狮舞)、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祭祖习俗(下沙祭祖)、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与此同时,深圳一系列的非遗活动也陆续开展,如盐田区的“沙头角鱼灯节”,龙华区“麒麟文化节”,南山区“辞沙祭妈祖大典”,宝安区的“三月三庙会”等等。当非遗文化走进社区,逐渐被看见、被传播,古老的文化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新平台开启非遗传播新方向,“深圳非遗”相关话题播放量达35.5万
伴随非遗文化重焕熠彩的,是深圳文化产业的强势崛起——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相融相生,美好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美好城市研究报告》,深圳以城市繁荣度9113分居全国美好城市指数第二。
城市的美好繁荣,映射在了数字孪生的短视频平台中。通过线上短视频平台,故事得到流传,美好生活得到关注。
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88%,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107%。非遗相关话题数量及播放量逐步攀升,2021年5月,“非遗”相关话题视频分享量同比增长454%,“深圳非遗”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达到35.5万。在#深圳非遗的话题下,关于深圳传统盘菜做法的视频大受观众喜爱,获得近2000点赞。视频创作者@深圳原居民“围头人”说道,“旧时深圳都有吃传统盘菜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活动也慢慢淡化了。”如今,盘菜在抖音重新进入年轻一代的视野,独特的传统美食文化在这里得到关注与传承。
新媒体开拓非遗传承新渠道,85位手艺人在抖音电商年入百万
目前,深圳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162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24人,市级30人,区级105人。每一个传承人都代表了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为城市美好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不得不说,在新媒体直播平台的助力下,传承人有了更宽阔的线上传承渠道。从抖音的开播侧看,截至2021年5月,非遗开播主播数增速达39%;2021年7月,#寻找非遗合伙人、#看见手艺等话题累计播放量分别达30.9亿、61.0亿。而在看播侧,直播观看总时长增速达516%,直播时用户加入粉丝团次数同比增速达684%。不断壮大的兴趣用户群体,为非遗的传播打开了新的市场——85位手艺人(其中包含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入百万,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去年增长15倍。在抖音,手艺人越来越多地被看见,传承人也在传播非遗文化的道路上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