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新入户市民教育培训
市文明办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指导,总结、提炼和升华“特区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更好地凝聚全体市民的共同意志,形成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
针对每年二三十万新入户市民,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引导新市民了解深圳市情,明确自身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融入深圳生活。今年2月,市文明办印发了《深圳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部署,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派发学习宣传资料。在新市民赴公安户籍部门办理入户手续时,现场统一派发,内容包括《深圳家书——致新市民朋友的一封信》《深圳市民生活指南》《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等材料。二是举办“入市第一课”。各区和各新区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市民学院,定期举办新市民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影视教学、互动交流等形式,免费为新市民提供文明素养和城市融入培训服务,让新市民更好地了解深圳市情、深圳精神、文明礼仪、特区法规以及公共服务等信息。三是开展线上教育培训。市文明办牵头开发新市民培训微信公众号和网页,收集并发布各区、新区新市民培训班课程信息,汇总文明素养精品课程,建立网络“云课堂”,为市民自测、报名、选课及学习交流提供便利。探索建立“学分”制度及激励措施,鼓励市民参加网络培训。
宣传重大典型弘扬传统美德
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大力宣传“时代工匠”陆建新等重大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树立道德标杆,推荐其参评广东省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同时,深化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见贤思齐。
探索建立道德模范关爱帮扶机制,对积极践行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文明行为的各级道德模范,给予礼遇和困难帮扶,营造“争做好人好事”的浓厚氛围。深化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七彩年华·深圳市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季”等主题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利用第十三届文博会、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等重大活动契机,开展文明行为宣传教育与劝导工作,推行文明行为规范。大力倡导低碳节俭之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重点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家政服务、导游、物业管理、环卫、餐饮等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教育培训,开展“资源回收日”等主题活动,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2017年新春关爱行动中,围绕“感恩慰问”“温暖回家”“在深过年”“文化福利”“志愿服务”等五大板块,推出500多项爱心活动。筹备举办2017新春关爱行动表彰晚会,隆重表彰“十佳爱心人物”、“十佳爱心企业”、“十佳创意项目”、“市民满意项目”以及“十佳公益机构”、“十大关爱事件”、“年度推动者”,展示“关爱之城”建设成果,弘扬“爱在深圳、情暖鹏城”理念,提升城市“温度”。
推进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行动
团市委、义工联等部门深入推进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行动,通过在文化场馆、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开展守法礼让、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继续优化城市志愿服务U站的服务功能,通过志愿者点点滴滴的努力,着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在深入推进窗口行业公共服务提升志愿行动中,通过在医院、交通枢纽、市民办事大厅等涉及民生服务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继续扩大医疗健康U站、法律U站、税务U站等特色U站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秩序,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目前,已经拥有329家城市服务U站和特色服务U站。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行动,在环保治水等生态文明,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推进志愿服务,参与公园绿地、河流、水库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参与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工作,建设深圳美丽家园。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宣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圳志愿理念,丰富城市人文精神;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市民的家园意识和对城市的认同感。
记者 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