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

深圳元素在“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闪耀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元素在“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闪耀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连日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正在深圳展出,在全面展示广东省改革开放成果的这幅壮阔画卷中,“深圳元素”处处可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着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



当时敲下“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的拍卖槌被收藏在展览馆中。

市民驻足观看《深圳特区报》当年刊登的“猴年新春八评”。

原标题:深圳元素在“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闪耀 特区足迹见证改革开放壮阔历程

深圳新闻网讯 “蛇口开山炮”气势恢弘、“拓荒牛”奋力向前、国贸大厦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土地拍卖“第一槌”振聋发聩……连日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正在深圳展出,在全面展示广东省改革开放成果的这幅壮阔画卷中,“深圳元素”处处可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着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

正是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个个“第一次”,带来深圳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今昔强烈对比见证改革开放事业

走进展馆,时代画卷风起云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桩桩历史往事在眼前快速翻动,令人心潮澎湃。

深圳经济特区标志性雕塑——拓荒牛的仿制件伫立在第一部分展厅里。这座雕塑由广东著名的雕塑家潘鹤创作,自1984年7月27日落成,至今仍安放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的大门口,象征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特区精神。

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也在展览中气势恢弘地重现。观众只要按动屏幕,就可通过多屏同步投影爆炸场面,重温“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而今昔对比的照片,则让观众更为明晰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还是荒山一片,随着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响起,特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日千里。而在展览的第三部分,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建设场景热火朝天,为改革开放再次鸣响号角。

展览中还展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早期使用的开市钟以及“深宝安”的拾元股金证存根。1990年12月1日上午9时整,新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声交易钟声,就是由这口钟发出的。随着钟声敲响,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新中国最早开始营业的证券交易所。这两件展品也成为了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见证。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始集中交易,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资本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交所的筹办者和创建者之一禹国刚在参观展览后深有感触。他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8年来,深交所取得的长足发展足以令人自豪。

历史场景复原唤起特区记忆

除了实物展品之外,展览还设置了中英街场景、土地拍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街景、百货商店、制衣厂、音乐茶座等多个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其中,不少场景均发生在深圳,唤起了不少人最早的特区记忆。

1981年底,蛇口工业区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响彻全国。这一巨型标语牌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成为深圳的一个标志性场景。展览将这一标语进行了现场复原。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后,背景板绘制了上世纪80年代的蛇口街景,雕像则是一群骑着自行车的人们匆匆前行,令人感到一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热切氛围。

深圳博物馆馆长、展览指挥部执行副指挥长叶杨表示,这句标语一直激励着深圳,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向全国,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展览也希望利用这一标语的复原场景,带领大家重温改革开放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场土地拍卖的场景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1987年12月,深圳举行了新中国第一场土地拍卖会,这是新中国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直接促成了宪法的修改。展览现场不仅以蜡像还原拍卖现场拍卖槌落下的那一刻,连拍卖地块的区位图和情况表也得以大幅呈现。

当时敲下“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的拍卖槌,也被收藏在展览馆中。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深圳没有举行过这类拍卖,为此,香港测量师协会专门从英国订制了一个拍卖槌赠送给深圳政府,最终敲下了这振聋发聩的定音一槌。

多角度展示特区发展鲜明足迹

改革开放是一部家国历史,也是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道路与荣光。

近年来,深圳在高科技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动力强劲的标杆性企业,在展览中均有所展示:腾讯系列公仔,大疆无人机,2008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绘制的“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深圳光启研发的宽频带超材料隐身衣,我国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华星光电8.5代线生产的液晶面板,优必选克鲁泽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华为研发的手机、城市宏站、交换机等产品……

作为历史的见证,深圳媒体的声音同样展现在此次展览中。1992年2月20日至3月6日,《深圳特区报》连续发表8篇宣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评论,受到海内外民众的密切关注,被称为“猴年新春八评”。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全程跟随记录邓小平视察深圳的活动,写下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猴年新春八评”的报纸原件与《东方风来满眼春》手稿,跨越20多年的时光,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深圳在数字政府建设中推出的商事信用信息全视通系统,《花季·雨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批来自深圳的文艺精品……展览中,不同领域的特区足迹,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生动注脚。(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文 胡蕾/图)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