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改革开放40年 中集从蛇口走向世界

条评论立即评论

改革开放40年 中集从蛇口走向世界

分享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今天的蛇口,中集原有的厂房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昂然挺立的现代化中集总部大楼。中集成立38年以来,在风云变换的经济形势中,她却始终坚持制造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国际化的眼光和水准走出了一条实业强企之路。


《中集从蛇口走向世界》宣传片。

深圳新闻网12月17日讯(记者 黄思凌 通讯员 谭玲娟)1979年7月8日,南海之滨,虎崖山下,蛇口开山第一炮在这里硝烟腾起,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成为城市改革开放的启幕乐章和开场大鼓。随着这声炮响,蛇口工业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管”,开创了多项制度革新与观念革新。

6个月后的1980年1月,离这里不足百米之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现中集集团)成立。在这么一个春水连绵的普通春天,中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随后的5年内,陆续有十几家这样的企业诞生,响应着当初蛇口引进外资建设一批工业企业的政策动向。

大浪淘沙始见金,改革开放迄今已有40周年,那些当年共同起步的工业企业,已所剩无几,而那家离“第一炮”最近的中集,虽然也曾历经曲折,却坚韧不拔,凭借中集人卓越的勇气和智慧,仍然屹立于此,并且越来越好。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今天的蛇口,中集原有的厂房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昂然挺立的现代化中集总部大楼。她依然扎根在深圳蛇口这片热土,但视野已远远超越蛇口,也超越了集装箱。更难能可贵的是,中集成立38年以来,在风云变换的经济形势中,她却始终坚持制造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国际化的眼光和水准走出了一条实业强企之路。

 智造升级 实业强企

 36年前的9月22日中集的第一批集装箱下线。那时候,中集引进的一条生产线,一天只能生产8个箱。但即便如此,管理人员还得守在厂门口,用完成生产就发奖金的方式奖励那些刚刚开始适应蛇口按劳计酬的工人们。

 现在产线上的工序基本是自动化的,一条线大概能生产200多个箱,每只箱子的生产时间在5分钟以内。如今中集在全国数个集装箱生产基地,最小工厂的年产量都在10万箱以上。不但有普通的干货箱,还有后来研发的冷藏箱,特种箱,有的特种箱甚至可运输火箭。这是1982年的中集做梦都想不到的。

 从行业小白起步的中集,在30多岁的领队人麦伯良带领下,已成为集装箱生产的世界第一,打败了曾经的韩国、日本等强劲对手。这个纪录保持一直保持到现在,连续23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即便已经做了23年的世界第一,中集还在规划建设她的下一代集装箱工厂。 中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开始试点的智造升级的“龙腾计划”的一部分,那将是完全不一样的集装箱生产场景,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方式,生产效率要提高60%以上,而产品的质量、环保的标准会更高。 

[责任编辑: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