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水平的升级,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是深圳成为一座先进、文明、环保的现代化都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深圳市城市管理部门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圳市民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意识也大幅度提升。目前,深圳每天生活垃圾处理量24600吨,分流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6600吨,回收利用率约27%。伴随着分流体系不断完善和分类垃圾应收尽收,回收利用率有望在2020年达到35%以上。
“垃圾围城”一直都是国内外不少大城市发展的痛点,如何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深圳也不例外。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不仅包括政府、社会、企业,还有家庭和个人,一环紧扣一环,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职责。
深圳市自2000年成为全国首批8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一直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2015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分流、宣传督导以及责任落实三大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整体生态。生活垃圾分类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在住建部第二季度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考核中,深圳排名第二。
深入落实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对民众相关意识进行耐心细致的培养。这方面深圳也进行了许多积极尝试。如制订了国内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发放超过497万份;联合教育部门推进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编制不同年龄段的知识读本,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411所,2018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开展“光盘行动”,号召市民减少餐厨垃圾,并在2018年创设全国首个11.8“光盘日”……从处理垃圾到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深圳这些年的努力有目共睹。
作为一个新锐进取、市民素质水平较高的年轻城市,垃圾分类在深圳拥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也在各方面努力下作出了相对完善的准备,进一步实现垃圾分类升级,全面提高深圳垃圾处理能力的时候已经到来。
做好垃圾分类是深圳文明建设、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硬需求。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要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成为习惯,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但只要花工夫去做,一切皆有可能。凭借耐心引导、高效执行和严肃规范,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深圳人的自觉行为,让深圳更加美丽,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