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不能无人管,谁来管、怎么管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依靠技术手段的加持,既可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飞行的有效监管,也能便利市民,更会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无人机所有人未实名登记处1000元罚款,改装无人机、破解无人机系统或者篡改无人机产品标识的单位最高处50000元罚款……新一期政府公报显示,《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
随着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成熟,成本持续降低,消费级无人机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菜鸟”玩家越来越多,飞无人机就像放风筝,“黑飞”事件层出不穷,干扰民航飞行、坠落伤人、侵犯隐私等安全隐患日益增多。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谁来管、怎么管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在无人机产业上独占鳌头的深圳,在无人机监管上也走在前面。去年11月19日,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启动,《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开始施行,全国首个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正式上线,为规范无人机飞行活动、引导合法飞行、维护飞行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技术保障。
日常生活中,市民用于娱乐的主要是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结合国家低空空域改革和深圳地区无人机试点管理的要求,确立针对民用微轻型无人机飞行和管理的规则,出台《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民用无人机安全管理,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监管,能为民用无人机正确“导航”。《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的生产、销售、飞行以及安全管理和法律责任,对不同机型给出了明确的使用区限,对生产者、销售商和使用者的责任义务进行了合理界定,构建起了完整的“人”“机”“飞行”监管体系。
比如,“生产企业须知”方面,应当确保轻型无人机飞行时能有效接入无人机飞行综合监管平台,禁飞数据设置实时、有效,违反规定且造成损害的,处10000元罚款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玩家须知”方面,无人机操控者有明确年龄限定,轻型无人机首次飞行前,应当在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完成信息登记,违反规定罚款1000元;飞行管理方面,明确了微轻型无人机各自的禁飞区域,在非禁止飞行区域,也应当通过无人机飞行综合监管平台报备飞行计划和动态信息……规定都是很具体、很精细的,据此,民用微轻型无人机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航线”。
无人机的技术性很强,依靠技术手段的加持,监管有望事半功倍。通过要求企业加装飞行控制芯片、设置电子围栏等,实现无人机飞行可识别、可监测、可追查;通过无人机飞行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对市内起飞的轻型无人机进行信息备案和实时监控,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如此一来,既可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飞行的有效监管,也能便利市民,更会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姚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