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深圳新闻 > 图片深圳 > 

深圳90后殡葬师:送逝者最后一程的摆渡人

2019-04-03 14:40来源:南方+

2016年年初,邱阳调岗到骨灰寄存。当时,深圳市殡仪馆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旧骨灰寄存室与旧墓廊都需拆除,历年来积存的5000多具骨灰需要经办人前来搬迁。

“我每天要打一百多个电话,但只有不到30%找得到经办人。”邱阳说,无论是谁听说是殡仪馆的电话,都会觉得晦气。“那也要打,一旦能接通,就意味着有一半概率能联系到家属,最起码能有直接的对话。”

经过邱阳们的努力,5000多具骨灰中有1000多具由家属前来亲手迁移,余下的由殡仪馆依照合法程序代为迁移。在这些骨灰里,比较早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家属留下的联络方式还是寻呼机号码。

对于“被遗弃”的骨灰,“虽然找不到家属,我们也不能私自处理掉。”邱阳说,如果有一天家属过来找不到骨灰,那对他们会是比较严重的打击。

“也有联络到家属了,却无法来搬。”譬如说,通过老号码辗转多人联络到的逝者子女,已经移民国外,“他们会远程传真委托书和身份证明过来。”

有一对夫妻出具了委托书后,却来到了现场,看着工作人员迁移骨灰。“因为风俗问题”,骨灰盒里是他们的孩子,父母不能抱或端孩子的骨灰。

人们对“殡仪馆”的排斥与对“死亡”的忌讳密切相关。作为殡葬师,邱阳深有体会。前不久有家属来取骨灰时,希望拿走去世亲人的所有档案,因为里面也有这位家属的签字,他不希望自己的任何痕迹在殡仪馆留存。邱阳苦笑道:“我只能跟他们讲,这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这个行业社会地位确实不高,我出门也不说自己是殡仪馆的。”但内心里,邱阳却认为,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过程,能为一个如此重要的时刻服务,是很高尚的,“殡葬师是人间与天堂的摆渡人。”

“不用那么沉重,不需要太悲伤,活着已经足够幸运了,人就应该积极地、充满正能量地活着。”邱阳说。

【视频】刘玳杞 胡佩瑶 何雪峰

【剪辑】刘玳杞

【记者】何雪峰

【统筹】张玮

【出品】南方+深圳新媒体产品实验室

[责任编辑:施冰冰]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