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2020年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该目标早在2014年就已提出。新政的出台意味着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也意味着更多人要进城安家落户,加之很多城市的限购政策均将买房与户籍挂钩,因此,一些舆论将新政解读为楼市的重大利好,但这或许是一种误读。
毋庸讳言,中国房地产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步调几乎一致。统计数字表明,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36.2%上升到58.5%。城市的户籍率却明显落后,按2016年有关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5%。也就是说目前城镇化率与城市户籍率之间,差了十几个百分点。
这个差距导致一些问题出现,由于中国户籍制度中附着了义务教育及其他公共资源的分配权利,城市也多以户籍人口为基数,进行公共资源的投入与配给,导致一些群体哪怕买了房,也无法享受和户籍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留守儿童的出现与此也有关系。
中国劳动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让很多城市开始重新看待人才与人口资源。近些年更是争相降低入户门槛,以吸引人才与人口的流入。据媒体统计,仅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的城市已超50个,力度与数量都刷新历史纪录,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落户与补贴购房等政策更如井喷般涌现。
但买房落户的效用正日益递减。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口引进政策日渐宽松,只要符合条件不买房也能落户;二是留住人才靠的是就业机会与民生福利,如果经济发展程度与公共资源配套跟不上,靠购房入户和优惠是留不住人的;租购同权政策的施行推广,让不买房者也有可能享受公共福利。鉴于此,就算政策允许一些城市敞开入户,也未必能推动当地楼市上涨。
房企开发方向的转变也可以佐证上述观点。据媒体近日报道,过去3年,一、二线城市严格限购限价的溢出效应,以及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加持,让大量的资金和需求流向三、四线城市。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三、四线城市楼市开始放缓、需求不再,开发商转而在开始回暖的一、二线城市“抢地”。
深入分析新政,会发现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比如在中小城市适度增加公共资源供给、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管能力等,甚至提到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等。
纯粹靠市场竞争,一、二线城市对人才与人口的吸引力必定更胜一筹,但将导致大城市病的出现。要增加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则必须缩小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布局合理才能协调发展,这才是新政更高的目标;当然,目标一旦实现,房地产业必定从中受益。(本报评论员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