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尊重身为女性、身为母亲的护士,为其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不仅是哪一家医疗机构的事,更是体现一个社会的性别权利保障力度和文明程度的事。
昨天是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与“母亲节”在这一天相逢。
在属于护士的节日里,您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中国护士有多累?报道称,近年来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总数超过400万,但每千人口护士数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挪威为17.27人、美国为9.8人、日本为11.49人,而我国仅为3人。去过大医院的人都知道,护士工作负荷大,一名护士分管多名病人,繁忙的工作使然,“说话快、走路快、嗓门大”的“女汉子”型护士属于常态。
毋庸讳言,尽管有人呼吁提高男护士数量,但女性做事细心、说话温柔、亲和力强等特点注定了医疗护理是女性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说到护士,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白衣天使般的职业女性形象。有人说,医院离开了护士,地球将不能正常转动,但在关爱护士、尊重护士这件事上,还需要进一步营造社会共识。
护士自身也为人之母或将为人母。在母亲与护士的双重角色之间,她们艰难腾挪,不少护士感慨:“我是一名合格的护士,但可能不是一名及格的母亲”。关爱和尊重身为女性、身为母亲的护士,为其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不仅是哪一家医疗机构的事,更是体现一个社会的性别权利保障力度和文明程度的事。有的医院安排的护士每周工作时长远超法定时长,且无法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和顺畅的职业发展通道。有的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辱骂或殴打护士的报道并不少见。在收入分配、职业发展、理解与尊重护士上做得更好,才能让“护士母亲”们多一些微笑。
“护士母亲”的微笑,与中国数亿母亲的微笑息息相关。尽管居家养老仍是目前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等模式也在逐步发展。即便是居家养老,有的老人也是在“空巢养老”。当养老越出了家庭的范围,照料老年人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交给“网约护士”等护理人员去做。除了养老之外,女性在治疗、分娩、术后护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护士提供服务。善待护士、关爱护士,不仅是提升护士职业尊严感、成就感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全社会女性福利的必由之路。
其实,各行各业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都需要像护士群体一样得到更多关爱。“环卫工母亲”“搬运工母亲”“建筑工人母亲”“货车司机母亲”“教师母亲”“军人母亲”“警察母亲”等等,都在为家庭、社会默默奉献。在近年来兴起的餐饮外卖行业中,也出现了一批女性送餐员。鉴于女性在身体方面处于弱势,一个文明的社会会对女性权利采取特别保护。让“母亲节”不止于每年一天,在工作权利、休息权利、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为女性提供有力保障,才能让千家万户的母亲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深圳特区报评论员邓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