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源于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性的深刻把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环带所包围,焚烧、填埋或用其它手段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经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垃圾量。垃圾累积堆存量逐年增加,侵占了大量土地的同时形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围城”的局面亟待破解。
2016年,全国城市在生活垃圾安全处置方面的支出占到了全国一般公共决算支出的1.9%,接近高等教育支出比重,生活垃圾的处置之难可见一斑。垃圾不仅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还是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也因此,推行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去年7月,王石成为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他说,“能成为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能得到各界的认可,是我的荣幸,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并表示“只要是为了推进垃圾分类,我随时听候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召唤”。从中足以看出推动垃圾分类在这位地产界大腕心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早在2000年,深圳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2011年,又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目前,深圳已迈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相关工作明显提速,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推进垃圾分类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国家甚至用了几代人时间。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但也可以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并力争凸显后发优势。
在确保软硬件到位的同时,推进垃圾分类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垃圾分类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与现代城市文明紧密相联的价值观。推动垃圾分类是众人之事,如果大家都选择观望,或者等着人家去努力付出而自己坐享其成,最终的结果是众人的利益受损。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一种从我做起的精神支撑,每个人都将众人之事当做自己的事,才会将“公共”二字托举起来。
作为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迈进的深圳,更需要有一种“不一样”的价值呈现。这种“不一样”体现在市民对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体现在“我尽一份力”的担当,体现在不管别人如何,自己先将手中的垃圾分门别类投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