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讨论短视频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讨论短视频。在此之前讲一个加缪写的小故事:
一个人离开捷克农村25年后,带着财富、老婆和一个孩子回来了。他的母亲和妹妹在家乡开了个旅店。为了让她们吃一惊,他把老婆孩子放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到了母亲的旅店里。但母亲没认出他来。所以他想开个玩笑,租了个房间并亮出他的钱。夜里,他母亲和妹妹用大锤把他打死,偷了他的钱,把尸体扔进河里。第二天早晨,他妻子来了,说出丈夫的姓名。母亲上吊,妹妹投井。
这个故事如果被看成一个剧本,会是一个很好的短视频题材——有人物、有冲突、有话题、有表演空间。现实中,这样的短视频颇受欢迎,有很大可能成为流量爆款。那么有个问题来了,这样的题材要么编、要么演,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珍贵素材,该如何一直拥有呢?
5月17日18时许,在深圳地铁7号线上就上演了一出带有冲突与人物的短视频案例。演员和拍摄者共有5人,他们中的一个人大喊“所有人全部趴下,小心地雷”,其他人配合表演趴倒,并负责拍摄。满车厢的乘客受到惊吓,造成现场公共秩序和地铁营运秩序严重混乱。而这5人的动机便是为了让自己上传的短视频赢得更多流量。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所可能带来的利益自然也是可估测的。这也折射出社会上两种较为极端的心理,一是为了流量而不择手段,二是为了看热闹而享受于围观的快感。这两种心理(人群)可谓是相互依存的。
加缪所写的故事其实也是由真实的新闻事件改编的,冲突与人性是吸引观众最大的筹码,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两大因素。但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获得流量,就不惜对公共秩序和公众心理造成伤害,无疑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如果人人都以“表演”冲突的方式去赚取利益,如果人人都在“演员”的路上乐此不疲,短视频自身也在伦理缺失的舞台上狂舞,那么短视频时代也将陷入一个喧嚣的怪圈,它将失去信任,最终成为自身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