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草案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其中,提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随着国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垃圾分类”成为当之无愧的热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生活垃圾分类或将成“国家制度”,表明国家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信心和决心,也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小龙虾到底属于哪一种垃圾”“奶茶喝完该怎么扔”……面对各地掀起的垃圾分类热潮,不少民众积极响应的同时,却在操作“细节”上犯了难。这些看似调侃性的问题背后,反映出民众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不足的短板。事实上,“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确是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亟须突破的怪圈。在一定意义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就是促使垃圾分类成为共识,强化垃圾分类的行动力,使其从“选答题”变为一个“必答题”。
垃圾分类关乎每一个人,是事关眼前和长远的“大事”。这就决定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仅仅是环保问题,也是一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命题。提升民众垃圾分类意识,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件事和自己有关,还要让他们分得容易,分得方便。各地为此展开了积极探索:“原来一直觉得垃圾装一起倒掉就行了,后来社区开始搞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到家里给我讲分类知识,分好了还能换鸡蛋,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应当意识到,推动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需要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实践,比如全面而细致的教育引导、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等。这些相关配套举措能够保障垃圾分类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乃至不给民众增添新烦恼。在这个意义上,深入、持续、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既彰显城市对待环保的态度和决心,也是对一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检验。
坦率地说,垃圾分类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从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置,均需要作出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不过,说得再多不如动起来,政策再多不如执行到位。越是“持久战”,越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深圳早已“动”了起来,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作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环境品质的城市,期待深圳在垃圾分类方面有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曾经打包剩菜剩饭被视作“丢面子”,如今“光盘行动”已成为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生活习惯。相信在国家的大力重视和推进下,在“绿色生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会行动起来,变“随手扔”为“随手分”。生活过得更细致,居住环境变得更美好,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这样的生活场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