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等公布6月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额、新增贷款、进出口总额等波动不大,表明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在经济转型叠加国际贸易动荡局面之下,经济走势平稳来之不易。
总体看,主要经济数据起伏不大,是6月份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央行最新信贷社融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6万亿元,同比少增17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6万亿元,同比多增7723亿元。当月广义货币(M2)增速与上月持平达8.5%。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出口7.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6.72万亿元,增长1.4%;贸易顺差1.23万亿元,扩大41.6%。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
总体平稳中,一些结构性数据有喜有忧,显示经济运行存在某些压力,也蕴含新的变化和机遇。
金融数据中,反映信用总量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波澜不惊。结构方面,地方债发行3600亿元,规模创年内新高,企业债券融资环比增长超1000亿元,为社融增量提供支撑。新增贷款方面,一方面,居民贷款6月新增规模同比增加超220亿元,显示居民部门加杠杆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企业短期贷款增幅较大,中长期信贷数据则低于去年同期,显示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长期需求仍有待改善,也表明经济仍处于探底阶段。
但是,相对于今年四五月份,6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明显提升,显示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有改善迹象,信心有所修复。
进出口数据方面,由于汇率波动,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等数据为负增长。其中,中美贸易总值下降9%,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6%;自美进口同比下降25.7%。进口方面,主要受国内需求影响,6月份进口数据弱于预期,与PMI新订单在6月份录得49.6的低值,以及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疲软互相印证。
积极的一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7%,拉动进出口增长2.7个百分点,占比从2013年的25%提高至28.9%。另外,民营经济进出口比重增加,以及中西部比重提高等,也表明进出口贸易酝酿新的机遇。
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与国家“稳就业”等“六稳”,以及采取减费降税等措施有关,也与具体部门如央行等稳定监管预期,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有关。这些积极措施,与中国经济基础扎实、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广阔等因素结合,使中国经济遇变不失韧性。
深圳商报评论员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