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网言网语>

师生互爱本不该成为难事

师生互爱本不该成为难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问题的产生必然是多因一果,但最重要的原因少不了教师惩戒权的缺位、过于扩张的权益观以及学校主导权的缺失。

子女的身心健康当然需要重视,维护子女权益也没有错,但师道尊严却也不能轻易损毁,家长动辄“撕破脸皮”最终带来的只会是“双输”。

7月15日,和家人失联多日的安徽铜陵市陈瑶湖中心学校教师周安员,被确认已经离世。从监控视频看,周安员是投江自杀。

击垮周安员的究竟是“最后一根稻草”还是“一记重击”,是个人心理因素多一些还是外力作用多一些,需要时间给出答案。由于当事人的猝然离去以及生前透露信息的稀缺,有些问题也可能永远找不到答案,比如,周安员生前在6月与学生家长发生两次冲突的具体情形。

在亲人口中,周安员6月11日用尺子打了调皮学生一下、在其身上留下红印,第二天被学生家属扇耳光。有关报道透露,6月19日,周安员在将一名和同班女生发生矛盾的男生按回座位过程中致使男生脖颈留下大拇指手印,由此和男生家属发生冲突。至于第二起冲突最终有没有以双方同意的方式化解,则有不同版本的说法;按照有关方面通报,最终周安员向男生家属支付了检查费用930元。

斯人已去,细节难考,调查尚在进行。但不管怎么说,周安员生前和学生家属发生的冲突,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今,尽管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高,“博士教小学”已经不再是新闻,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先进,但师生关系却没有同步变得更好。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师生之间地位相对稳固,尊师重教和关爱学生找到了平衡的艺术。从孔子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往下,直到西南联大的师生团结友爱、共克时艰,再到叶圣陶“爱的教育”,师道尊严和学生尊严都是共生相融。今天,各地当然也有许多“捧着一颗心来”的良师,但动摇师道尊严同时也有损学生形象的事却发生得更为频繁,师生冲突不时见诸媒体。

问题的产生必然是多因一果,但最重要的原因少不了教师惩戒权的缺位、过于扩张的权益观以及学校主导权的缺失。

推崇“赏识教育”本是好事,但惩戒权的缺失却让教师经常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教师因为严厉批评学生而引发家长不满的事也时有发生。如果教师的合理惩戒权不能得到明确,就容易受到家长对其细行的检视。而一旦教师有了惩戒权“撑腰”,即便稍微过度使用,一般来说也不致引发尖锐的冲突。

对有的家长来说,过于扩张的权益观也不是好事。如今,家长因为子女成绩被老师当众公布而到学校“讨说法”的事情不少,的确是因为教师一方违规在先,但有的家长有事则闹、不依不饶的做法令人不敢恭维。子女的身心健康当然需要重视,维护子女权益也没有错,但师道尊严却也不能轻易损毁,家长动辄“撕破脸皮”最终带来的只会是“双输”。无论家长在社会中担任什么“长”,在子女的老师面前还是有必要保持一份应有的恭敬。

在师生冲突发生之初,如果校方能够及时介入,起到主导作用,那么就能避免冲突升级。去年6月24日,山西省太原市一所中学一名学生因在课堂上玩手机而被班主任暂扣手机后,学生当晚在家中跳楼身亡。班主任吓得躲了起来,该校校长给这名班主任写公开信,称其管教行为合规合矩,并称“手机该没收还得没收,学生该管还得管”。在解决师生冲突过程中,校方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只要校方拿出担当和明确态度,以及有力的解决办法——不管是为教师撑腰还是将个别“害群之马”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就能推动冲突化解,拨正跑偏的师生关系。

周安员之死,促使人们反思和校正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园丁”和“花朵”才能互相关爱、互相成就,家长和老师才能在教育下一代的路上更好地携手前行。 

[责任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