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进入书展时间——2019南国书香节暨深圳书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期间,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等约300家优质出版单位将携近15万种、100万册精选佳作亮相,多部热门好书作家将做客展场,与深圳读者面对面分享交流。
深圳是一个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位于市中心的会展中心,曾多次举办过各种被声光电气包围的高科技展会。而这一次,它属于书籍。盛装出席、联袂而来的,是古老而又鲜活的纸张与文字。
可以说,首届深圳书展之前的城市图书展会史与阅读史,就是一本大书。顺着时间手指的指引去打量它、翻阅它,会从它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里,读出它的厚重与灵动,读出它与城市、与城市里每一个人的精神关联。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早在1983年,深圳就率先引入了“书市”概念,并举办了首届深圳书市,展销香港70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外文书刊近万种,并特地从英、美、日等国组织了一批当年内最新出版的原版书。在观念刚刚解封、人们刚刚从思维桎梏中走出的改革开放初期,它是城市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的又一种注脚。
接下来,很多人也许会想起1996年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书市。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不但改变了许多人对深圳的认识,见证了全国首座大型书城——深圳书城罗湖城的诞生,也成为日后深圳举办读书月的灵感来源。
是的,作为一座因阅读而受人尊重的城市,在这里,不能不提及如今已成为知名文化品牌的深圳读书月。早在1990年,光明日报就报道称“深圳人均购书量居全国之冠”;第七届全国书市期间,深圳市民排队购书的空前盛况,也让人直观感受到了深圳人对阅读的饥渴。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推动全民阅读为己任的深圳读书月活动应运而生。
深圳之所以如此推崇全民阅读,是因为深圳较早就意识到,城市与人的精神成长维系于阅读。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在无数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之上,建立在无数颗因阅读而不曾干涸的心灵以及不曾疲倦的梦想之上。
进一步说,读书月活动是市民的文化福利,更是文化权利。著名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就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深圳从保障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一步步向保障文化权利演进,显现了城市进步的脉络。对一个人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这种尊重会让人对城市产生更深的认同与归依。
201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举办期间,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城市中关于全民阅读的最高奖项,而且是首次颁发。深圳对文化与阅读的“高贵的坚持”,终于赢来了国际性的褒奖。
深圳书市、深圳读书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基于这样的名词与概念,或者说,站在这样的坐标之上,我们才会对首届深圳书展有更深的理解。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一个以阅读为风尚的城市,会更深地爱上这个以城市命名的书展。
事实上,2018年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就可以看成是首届深圳书展的一次预演。这届书博会吸引了近千家单位参展和45万市民参与,实现各类交易9134万元,再次创下展销纪录。可以肯定,出现在家门口的首届深圳书展,一定会聚积更高的人气,成为城市阅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因为书展,也会有更多人爱上阅读,尤其是纸质阅读。书展所呈现的独特气场会让人发现,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依然需要学会保持对书本的亲近,对以纸质阅读为代表的严肃、深度阅读的亲近。电子阅读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但对指向内心与灵魂的阅读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便捷。
首届深圳书展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一项具体举措。深圳要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要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就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而这样的宏大愿景,莫不与阅读息息相关。正是阅读,让深圳从一个工厂流水线之上的城市变成一个盛产并输出创意的城市。正是阅读,为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增量,使许多深圳人建立起了对高贵精神世界的自觉营造。
从更大的视野下来看,目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书展加在一起有近百个,其中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书展和博洛尼亚书展被称为国际四大书展。因为书展,这些城市在人们的心目中具备了别样的文化温度。我国的北京书展、上海书展、香港书展、台北书展等也已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盛事,成为城市气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我们相信,首届以及未来的深圳书展,也会成为城市气质、城市品格的重要构造者,并将给人带来更大的想像空间。
爱城市,爱书展,爱阅读。当城市与书展相遇,当书展使更多的书与书相遇、更多的书与人相遇、更多的人与人相遇,当更多的人因为阅读爱上书展,因为书展而更爱阅读,我们似乎听见,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在每一个人的体内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