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湾区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三地要素流通
“湾区通”发力“湾区人”便利
■编者按
7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在创新驱动、规则衔接、产业协同、开放合作、软硬联通、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生态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广东大地,热潮涌动。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南方日报即日起推出“湾区追梦·广东行动”系列报道,全方位关注记录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
南方日报2019年7月31日讯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着眼全局选准切口,围绕群众密切关注的交通、通信、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积极作为、率先突破,推动三地规则衔接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广东构建起远、中、近期相结合的贯彻实施体系,一项项大湾区互联互通民生举措的出台,推动粤港澳三地要素加快流通,为“湾区人”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出行出游更快捷了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湾区通”先决条件。随着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正加快形成。
据省交通运输厅介绍,港珠澳大桥通车以来,大桥及三地口岸各项设施运转良好。今年1月至5月,经大桥往来旅客约1093.47万人次;其中,穿梭巴士通行21.8万班次、运送旅客738.8万人次。
基于港珠澳大桥,越来越多的规则衔接正在取得突破。今年4月29日起,持有深圳湾口岸通车许可的跨境私家车,可免手续试用港珠澳大桥往返香港和珠海口岸,为期两年。
除了港珠澳大桥,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上马”,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开新的空间。
4月2日,省交通集团实现南沙大桥提前一个月通车。这也是《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投用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通车后,从广州南部到东莞的路程可缩短10公里。
7月9日,珠江船务在佛山新设的首个香港国际机场候机楼正式启用,开启了佛山地区无缝连接香港国际机场服务的先河。香港机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候机楼的开通,不仅免去了出入境香港转车接驳、行李安检的麻烦,当天还能在香港国际机场获得120港元的退税,是省事省时又省钱的优选。
食品供应更安全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塑造健康湾区的重要支撑。随着粤港澳三地在食品安全交流、应急协作演练、安全风险研究等方面建立更多衔接制度,湾区人“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领域,粤港澳三地的交流层次不断深入。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澳方每年邀请粤方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粤港澳三地食品安全专家讲座”等,学习澳门、国外先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理念。从2016年起,深圳每年组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来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等国际机构、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代表、科研机构专家与学者,围绕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今年5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启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透露,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同广州海关、香港特区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区市政署,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加强粤港澳地区的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并投入运营。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不仅向国内外市场输送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还将建设成为全球优质农产品进口的大平台。目前,外国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少、价格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将成为新平台,消费者、企业主体可以在这里“买全球、卖全球”。
民生服务更便利了
共享发展、改善民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原则。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湾区人”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同等化”进程不断提速。
今年4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举行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气会。会议指出,广东将科学制定2019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对港澳居民子女在湾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
不久前,在广州南沙区,内地与香港合办的又一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羊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计划今年年底动工,采取边筹建边招生的方式进行,9月首批学生将赴香港就读。
除了就学,就业服务的完善正为大湾区人才流动敞开大门。目前,省总工会正推动建立覆盖来粤发展港澳人员的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协助政府拓展港澳人员来粤发展的就业渠道,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法律、融资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建立大湾区职工服务机制,我们要与港、澳地区工联会一道,探索建立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高质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职工服务新机制,不断提高港澳职工对国家的向心力、在湾区的便利感。”省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记者 袁佩如 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