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喝咖啡、看风景,这难以想象的场景,已经在深圳成为现实——作为国家级国产化设备示范项目,漫步在盐田能源生态园,你可以看到绿树成荫,听到鸟鸣啾啾,犹如置身公园;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建有山顶咖啡厅、绿色连廊和驴友之家。
这个日处理生活垃圾450吨,年处理垃圾16万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标准优于欧盟标准。据悉,目前深圳在建的3座能源生态园已进入调试运行中,预计到今年年底,深圳日均垃圾焚烧量约1.8万吨。
今年5月,深圳等11个城市成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喝咖啡”的浪漫与诗意告诉我们,深圳正通过“生活垃圾处理+科普教育+工业旅游+休闲娱乐”四位一体现代化环保电厂建设,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重新定义生态深圳。
在这里,首先得厘清一个概念。“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而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废、降低固废产生、解决历史堆存固废,保证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讲,“无废城市”对应的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作为管理人口突破2000万的超大城市,深圳既需要有速度、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更需要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生活垃圾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有限的土地资源愈发“捉襟见肘”,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显然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深圳在垃圾处理理念上率先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垃圾处理从填埋转变为全量焚烧,二是垃圾处理设施从模糊的商业设施定位转变为事关百姓民生公益性基础设施定位。这样的转变,与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定位与生态追求相匹配。赋予垃圾焚烧发电厂科普、旅游、休闲等功能,印证深圳在这方面一开始就站在高标准、高起点之上。
当然,对我们来说,“无废城市”毕竟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而国外在这一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这些年来,国际社会成立了“无废国际联盟”,欧洲国家成立了“无废欧洲网络”,日本成立了“无废研究院”等组织;2018年,全球23个城市联合发布了“建立无废城市”的宣言。一些城市的成功做法,比如将严格的行政措施和灵活的市场手段相结合等,值得我们借鉴。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也十分注重提升公众相关意识。意大利的卡潘诺里市在2003年就成立了欧洲第一所“无废研究院”,除提供广泛的废弃物管理信息及研究外,还为学校、商业机构、公众等提供多种免费培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固体废物的产生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做“无废城市”建设的宣传员、参与者、推动者,而不能做旁观者、局外人。
从垃圾分类到“无废城市”建设,深圳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持续加强相关理念的培育与普及,提高市民对“无废城市”的知晓度、理解度、认可度,将有助于城市构建更优良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夯实城市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