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幼有善育”是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

条评论立即评论

“幼有善育”是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从9月23日上午9时起,2019-2020学年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将陆续开放申请,家长可登录“深圳市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申报。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从9月23日上午9时起,2019-2020学年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将陆续开放申请,家长可登录“深圳市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申报。每个在园儿童每年可获补贴1500元,每人最多可领3次。与往年不同的是,2019-2020学年的“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有两次申报与核验机会。

深圳市从2012年起实施“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对符合条件的3-6岁在园儿童提供“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每个在园儿童最多可以领3次儿童补贴。这一笔笔真金白银,是深圳派发给孩子们一份实实在在的“开学礼物”,体现深圳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情怀。而且,非深户籍儿童也可享有补贴,由此更为凸显这项公共福利的普惠性。

学前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所走的每一步紧紧牵动着家长的心。对于深圳这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而言,办好学前教育,既是顺应民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生诉求,也是建设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强市的必要之举。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这意味深圳必须拿出更大的改革魄力和智慧,多措并举打造更优质学前教育体系。深圳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补贴力度,为适龄在园儿童发放成长补贴,无疑是着力提升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

将成长补贴举措纳入城市整体的发展视野当中,能够有着不一样的观察。深圳持续提供“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钱,而在于释放出一种强烈信号:努力为孩子们幸福快乐、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作为率先在国内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城市,深圳对儿童群体向来关爱有加。这份“关爱”既体现在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环境的“硬件”保障上,比如拿出政策“干货”,投入“真金白银”,加大儿童教育、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等;也体现在儿童快乐全面发展的“软件”追求上,比如时常从儿童的视角看城市,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想法,等等。只有如此,才能竭力激发和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将孩子培养成为深圳卓越的建设者和改革开放的接班人。从这个层面审视,创造更适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城市环境,事关孩子的权益,事关城市的发展,事关深圳的未来。

当一座城市变得对儿童越来越重视和友好、越来越便利和宜居时,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才会更高、获得感才会更强,这座城市的人气也势必将越来越旺。期待深圳接下来能够推出更多助力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的举措,进一步为全市居民提供“民生福利”,并以此为契机为每一个孩子营造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