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课上不讲课外讲”是教育公平之大忌

条评论立即评论

“课上不讲课外讲”是教育公平之大忌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近日,深圳一所中学家长反映,其孩子升入初一不久,即被拉入学校老师组织的微信群参加补习班,初一就上完了初中三年的课程,初二就开始了高中内容的学习。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近日,深圳一所中学家长反映,其孩子升入初一不久,即被拉入学校老师组织的微信群参加补习班,初一就上完了初中三年的课程,初二就开始了高中内容的学习。

媒体调查发现,开课老师为该校在职教师,学生要通过考试选拔才能进入培训班。培训班一节课费用是400元,一个学期下来要花费13000元左右。看来,三令五申之下,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些年来,补课及其高昂费用,似乎渐渐成了一个全民话题。有调查显示,中国家庭为中小学生花费的补习费用占整个教育开支的三分之一。不是在去上学的路上,就是在去课外培训班的路上,也是许多深圳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家长群里“深圳百万孩子都在上补习班”的说法,丝毫也不夸张。

疯狂补课背后映射的是一种将每个家长裹挟进去的集体性教育焦虑,节节攀高的补课价格,是不断自我强化预期的人们在为这样的焦虑买单。因为,家长们无法摆脱名校情结,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如果不花钱参加课外培训,孩子就上不了名牌小学、名牌中学,也很难考上名牌大学,这些都是循环效应。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培训机构的兴起是一种市场行为,尽管这种行为有必要加以良性引导。但是,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不在此列。主要原因是,在职教师私下里给自己的学生补课,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诱导行为,自我催生“市场”,加大跟风效应,这是教育尊严、教育公平的大忌。

事实上,从过往的报道来看,某些教师通过种种巧妙的“威逼利诱”手段,让学生参加由其组织的课后补习班,此等现象并不鲜见。最新的一起是,有山西原平市民在政府官网市长信箱举报称,当地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在校外私自补课,“课上不讲课外讲”,每名学生每月收取300元补课费。当地教育部门经调查确认了补课事实,要求涉事小学解聘该教师,并责令其退还补课费。

虽然,网友在跟帖中同情代课教师的声音较多,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该教师此举是对规则的挑战和无视,而规则不能因身份而变,“弱者”不是挡箭牌。“课上不讲课外讲”,诱导学生私下补课,触犯的正是教师职业的底线,也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课堂潜规则,不管是代课教师还是正式教师,对此类突破底线的行为,都要按照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

当然,放在更大的视角下来看,培训机构的畸形火爆以及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还在于需求端有增无减。在期待考试制度不断优化改革的同时,搭建平台,为纯市场的补课行为注入一定的公益色彩,或许也是化解这种教育焦虑的一种途径。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