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刊发了题为《坑背村一路口竟有28个井盖》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罗湖区城管局随即派工作人员核查,并表示大望梧桐督导组后续将加大统筹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报道同时引起了广大市民关注,不少市民表示,类似情况在其他片区也存在,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统筹管理。
一个十来平方米的路口,竟有二十多个井盖,而且之前每个井盖都比水泥地面高出3~5公分,外观上让人产生“密集恐惧感”还在其次,关键在于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天出门都必须非常小心,崴到脚是常有的事情,自己也看到过夜行的市民连人带车地摔倒”“我们收发快递的车进出不方便,快递员经常只能把车停在外面,再走进来收送快递”……其实,依照日常的生活经验看,因为井盖破损、凹凸不平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的安全事件并不鲜见,每当路过有井盖的区域,人们也会多加注意。
供电供水、雨污分流、弱电通信等工程均是民生工程,对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意义重大。然而,应当意识到,民生工程的“民生”性不仅仅体现在结果上,也体现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施工单位同样要努力做到在建设过程中不“扰民”。井盖密布、凹凸不平,这看似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件小事,却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闹心事”。施工单位已于近日在多井盖路口敷设沥青,平整了路面。而关于“为什么井盖不可以集中为一两个”的疑问仍然萦绕在附近居民的心头。倘若说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各相关部门确实一时难以做到统筹谋划、共用井盖,那么理应及时向附近居民解释清楚,并做好井盖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市政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民众也并非不理解这一点,但相关部门必须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长远的眼光全力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将施工给周边居民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可以说,从密布的井盖可以看到民生大问题,是一种责任和意识,更意味一种态度和作为。
宏大的发展理念往往在解决好民众身边的民生“小事”上彰显。或者说,民众关注的事情就是改革的急事和大事,也只有做好民生“小事”,方能让民众心中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成色”更足,成就发展大事。一座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执着于解决市民身边“鸡毛蒜皮”小事的城市,也必然是一座在方方面面不断从“细处挖、精处做”尽力消除城乡二元现象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