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官方微博透露,该局已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核查,“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涉违法,已被立案调查。
不久前,因为一段充满节奏感的“读书”视频,量子波动速读突然“走红”网络。培训机构宣称,只要掌握了这种速读方法,就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左右的读物。据说其原理是,它可以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只需要一遍遍翻阅手中书本,就能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这其实是并不高明的骗局。它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过去,蒙眼辨色、听音识字等奇葩培训也曾风靡一时,后来都被逐一证伪,戳穿画皮。只不过,这一次,它披上了时髦的“量子”外衣,看上去更有科学含量。
这个世界上,能够说清楚量子究竟是什么的没多少人,不过这并不妨碍一些骗子敏锐地抓住商机,拿来一用。对他们来说,越是深不可测,越容易收割智商税。
其实,在“量子阅读”出现之前,“量子水杯”“量子隐身衣”“量子磁力假睫毛”“量子老花镜”等就已在网上大行其道。就在最近,被“量子阅读”搅动起来的舆论场还没消停,又传来了“量子治痛经”的奇闻。据说,这种治痛经的产品,用“量子传导技术”,“刺激皮肤里的热感受器、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就可以快速实现治疗功能。
更有甚者,2017年,有学术期刊还煞有介事地发表了将“量子纠缠”理论应用于传统中医治疗手段的论文。论文作者“大胆猜想: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量子纠缠现象。那么是否可以在针灸临床中,实现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互治?即父母生病给子女针灸,子女生病给父母针灸,甚至兄弟姊妹之间针灸互治”。怎么看都像是在以学术的名义,为形形色色的“量子骗子”进行背书。
据悉,杭州、深圳等地的“量子波动阅读”机构开展相关培训,收费在半年6000元到26万元“终身制”不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这说明,骗子已经从街头算卦进化到最前沿的“量子科技”层面了,而很多受骗者还停留在原地,对这种违反起码常识的骗局缺少基本的鉴别能力。可以说,“量子骗局”的本质,即是骗子利用信息盲区对“猎物”进行的一场降维打击。
普及常识、提升民众的防范能力是根治之道,但非一日之功。这个时候,加大相关查处力度、避免监管缺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越早出手、露头就打,就越能避免更多人上当,也越能消除骗子打一枪换一炮的侥幸心理。所以,深圳迅速对“量子波动速读”培训进行立案调查,值得点赞。又一个“量子骗局”的破灭,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公众完成了常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