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叫停外卖免费一次性筷子、汤匙等,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符合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要求,也契合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精神。
日前,提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一稿)》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修改一稿》),对外卖垃圾做出了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应当提示消费者合理消费,适量点餐,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汤匙等餐具。鼓励在餐饮配送服务中采用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并提供回收服务。
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下馆子还是在网上点餐叫外卖,饭店都可免费提供一次性筷子、汤匙等餐具。一次性餐具成用餐“标配”,这是餐饮业不断增进服务意识的体现,也是“便利至上”消费观念使然。饭后,一次性餐具随手可弃,无需清洗,着实方便。但这种便利的背后,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极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全国一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就超过了80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的参天大树,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都变成了生活垃圾,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带来不可小觑的负荷。立法叫停外卖免费一次性筷子、汤匙等,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符合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要求,也契合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精神。
可以想见,叫停外卖免费一次性餐具,难免会给消费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从生活需求角度来说,一次性筷子、汤匙等并非必需品。外卖常客完全可以自备一套可循环使用的餐具,既安全卫生也算不上太麻烦。而对于不常点外卖且不方便随时携带餐具者,并不意味着就必须得额外付费购买随餐一次性餐具。《草案修改一稿》还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在餐饮配送服务中采用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并提供回收服务。随着相关服务的不断完善,此类用餐者亦不用为餐具发愁。
虽然,立法叫停免费一次性餐具的善意初衷,是为了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的依赖,从而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人们依然难以放下“限一次性餐具”会不会走“限塑令”老路的担忧。毕竟,“限塑令”施行11年,争议一直如影随形,塑料袋从无偿提供变有偿提供,渐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默契,除商家多了一条财路、消费者多了一份支出,塑料袋作为购物“标配”的现状并未有多大改变。
笔者认为,要避免陷入“限塑令”变“卖塑令”的尴尬,除了要求餐馆提供的可循环使用餐具确保卫生安全,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之外,还须就如何破解消费者“积习难改”的问题费些思量,在如何发现并处罚违规行为的相关配套措施跟进上下功夫。其实,“不得免费提供”的立法语境,顾及了眼下消费常态难以绝对禁止的现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立法思维。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有义务自觉增进环保意识,主动适应环保新要求,告别非必要的一次性消费品。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谢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