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

深圳口述史|林奕:坚守平凡岗位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口述史|林奕:坚守平凡岗位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在优质护理服务上,深圳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年来,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这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

我1994年来到深圳,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在平凡的岗位上,感受着人生百味,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收获着自己的快乐。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在优质护理服务上,深圳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近年来,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这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

林奕

1969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医学中心科护士长、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护理工作组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护士协会教育分会委员。200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抗击非典”一等功臣称号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抗击非典”突出贡献勋章。2008年获聘为深圳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临床兼职教师,主持市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

口述时间

2019年10月16日上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尹琛

▲2015年,林奕(右三)指导护士QCC活动。


尽管没有处方权,但护士也是不可或缺的医疗工作者,也承担着救助病人的神圣职责。

一心想成医生却做了护士

1969年,我出生在福建福州,父亲在雕刻厂工作,母亲是当地剧团的一名医生。与很多家庭一样,我是在严父慈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勤奋上进,做事要踏实敬业,待人要真诚友善。

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在江边玩耍,不小心掉入湍急的河流,差点被冲走,幸好有一位工人伯伯不顾一切跳下河将我救起。这让我第一次对“见义勇为”有了理解,心想今后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也应当挺身而出。

1987年,我参加高考,当时是先填报志愿再参加考试。我的父母认为女孩子应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当教师或医生。母亲本身就是一名医生,所以我报考了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北校区)的口腔和临床医学两个专业。但结果出乎意料,我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成为中山医科大学招收的第二批护理专业本科生。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非常沮丧,因为做护士意味着没有处方权,这与我一心想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的心愿相去甚远。

进入大学后,护理系的老师都很好,对同学们的思想、生活都很关心。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初和同学们去班主任家喝猪脚姜的味道,中秋节到老师家吃月饼的情形。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系统的专业学习下,我意识到护士也是不可或缺的医疗工作者,也承担着救助病人的神圣职责,开始慢慢接受和爱上这个专业。

跟随丈夫来到深圳

199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 是医院第一个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我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管是临床护理还是护理管理、教学等,医院都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1993年,我结婚了,丈夫是深圳市东湖医院(2004年更名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一年后为了家庭团圆,我选择随夫调来深圳。刚到东湖医院时,我发现各种医疗设施、环境和省人民医院差距很大,心里的落差不小。但是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和医疗行业的不断进步,这份落差早已消失。

救护病人是我的职责,如果连医护人员都退缩,那将没有人能抵抗这次危机了。

坚守抗击“非典”前线

2003年春天,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蔓延。2月9日,东湖医院一病区接到了率先集中收治“非典”患者的通知,我们是全深圳市唯一一所收治“非典”患者的医院。大家都担心自己会感染上,并危及家人,一时间医院里笼罩起了紧张的气氛。

确实,我们都是普通人,要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当时我管不了那么多,只想着救护病人是我的职责,如果连医护人员都退缩,那将没有人能抵抗这次危机了。作为护士长,我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在工作上身先士卒。为了把医护感染的可能降到最低,我主动承担了那些最苦、最累也是最危险的工作。

2003年3月,正是东湖医院收治“非典”工作最紧张的阶段。一天,我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6岁的女儿开始感冒和发烧。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应该都知道,感冒发烧是很多“非典”患者的初期症状。所以当时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心里悄然升起,我担心女儿也不幸感染。孩子的爷爷奶奶在电话里紧张地叫我赶紧回家照顾女儿,我的心里乱成一团,是继续坚守岗位还是回家照顾女儿?

当时科内年轻的姑娘们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的恐惧、家人的担忧,大家互相支持,无人请假休息,坚决服从工作安排。身为护士长的我决定留在医院,继续照顾病区的病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家庭走出“非典”的阴影。

担心被感染想好遗书腹稿

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我来说,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病人,有时连我自己的安危都只能置于一边。在抗击“非典”期间,我曾经和死神来了次“亲密接触”。那一次,我连遗书的腹稿都打好了。

有一次,医院同时收治了多名重症病人,刚刚平稳的疫情又紧张起来。因为病人数量猛增,固定呼吸面罩的“多头带”不够了。但这位病人急需戴上无创呼吸机,所以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救治,我去医院车衣房找车衣工制作“多头带”,把呼吸面罩带在自己的口鼻上量尺寸,事后才得知这个面罩是一位重症病人使用过的,当时我的心里一沉,除了担心自己被感染外,更担心因此影响病人和同事的健康。为了避免感染,我开始大剂量地吃抗生素,吃得出现严重的胃痛,两腿发软。回家后把自己隔离在房间里,避免和家人接触。庆幸的是,我安全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以真情对待患者

在那些谈“典”色变的日子里,每一个被确诊为“非典”的患者都是极度恐惧和悲哀的。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护理和治疗,还要付出理解和关爱,带给他们温暖和信心。

4月1日,医院转来了一位外籍教师患者,由我主要负责护理。他的病情很重,急需治疗,但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这位教师拒绝接受任何治疗。在为他抽血时,他的情绪十分激动,并质疑我们的医疗水平,说了一些侮辱性的话语。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愣住了。我们不能因为私人情感影响到工作,我平复心情,继续耐心和他沟通,争取他的信任和理解。这名外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拔掉面罩,频繁接听电话,我就想尽办法通过他远在美国的家属来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想喝橙汁,我就跑到超市买,但他却不领情,偏执地要喝鲜榨橙汁,我只好再跑到水果店,买来血浆橙和水果刀,为他一点一点地挤橙汁。就这样,他才慢慢卸下心里的防备,露出了入院以来的第一次笑容,还竖起大拇指对我说“林,best”。那一刻我忍不住红了眼眶,因为病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抗击非典的4个月里,我每天都早起晚息,没有休过一天假,曾连续两周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遇到重病人就几天几夜守着病房直到病人情况稳定。2003年6月10日,深圳最后一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自从2月9日收治第一个“非典”患者,整整四个月时间,医院的300多名医护人员面对危险和生与死的考验,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感染,取得了抗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2003年,林奕(前排左一)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对病人而言,我们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护士,也是与他们心贴心的亲人和朋友。

向患者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4年,我转入结核病科继续担任护士长。结核病也是传染性极高的一种慢性病,有时它不单威胁着一个人的健康,它甚至会侵蚀一个家庭。前几年,我们病区收治了一名二十来岁的男孩,大学即将毕业。男孩一家来自农村,经济拮据,父母总把最好的留给患病的孩子,而他们经常坐在角落里,就着白开水,吃馒头咸菜,就这样坚持了11个月。我从事护理行业多年,经常见到这样经济窘迫的家庭,每一次我都想尽全力帮助他们。也许我们见多了悲伤,但我们并不习惯。当时,我和科主任在科室内部号召医护人员为他们捐款,希望能对他们家庭提供一些帮助。我们与他们相处了将近一年,大家都于心不忍,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有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爱人的守护。我们对于他们而言就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护士,也是与他们心贴心的亲人和朋友。曾有一位独自就诊的年轻女患者,她平时一个人躺在病床上,不爱说话,每次查房时我都会特别注意她。我从她的病历上得知她的生日,在生日当天,我和科室的其他护士悄悄给她准备了鲜花和生日礼物。看到这位小姑娘惊喜的笑脸,我们也感到心里一暖。病痛是无情的,但我们可以用医疗手段去减轻甚至消除它,用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助去抵抗它。

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在科室内,我经常组织大家开展送温馨服务,号召护士们用微笑和病人沟通、用开朗健康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感染患者。我们深知人一旦生病,心里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经常去给重病患者洗澡、理发、刮胡子。或许这些小事不能改变治疗结果,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更舒适地接受治疗。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医护人员平时见惯了生死,见惯了悲伤,所以在病痛面前会不为所动。其实正好相反,正因为我们接触了太多的患者及他们的家庭,我们才更理解他们的困难,理解他们内心的无助。从事护士行业二十余年来,除了用专业的知识悉心护理病人外,我也越来越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我曾写过一些论文,包括我的硕士论文在内,就是研究病人的情绪,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这些年来,深圳的医疗水平也在快速发展。

兼职教师培养专业护理人员

2008年,我获聘深圳大学医学部护理学专业临床兼职教师。在此之前,我也曾在一些继续教育中心和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们传授专业的临床护理知识、经验之外,我还会向他们传授一些职业理念。在我看来,医务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护理工作是这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护理人员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本职工作,热诚为患者服务,同时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

每当我来到学校,看到这些学生们,就会想起当初我踏进校园时发下的誓言。也许他们之中也有当初像我一样想成为一名医生而不是一名护士的人,所以我希望我能像我的老师一样,让他们爱上这个专业,为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士做出一份力量。

深圳的医疗水平快速发展

回首初到深圳,医院病房少,医疗设施匮乏落后,没有中心供氧,吸氧全靠人推50多公斤的氧气筒到床边,呼吸机更是稀少。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这些年来,深圳的医疗水平也在快速发展,我亲眼见证了医疗条件的改善。比如我们医院的结核科,在短短的几年,就从一个病区发展成了三个病区、两个门诊单元,床位数大大增加,各种仪器设备也完成了多次的更新换代,这对深圳市民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2019年5月24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深圳首个、广东省第三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结核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深圳医疗有了本地的“国家队”。我们能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医院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在我看来其中进程正是得益于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红利,赶上了城市发展的快车。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