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条评论立即评论

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四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坚实的制度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圳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创新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深圳要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创新、拓宽民主渠道,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为人民群众依法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各种事务,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要注重从制度上解决民生难题。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意味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民生工作发展。深圳要直面发展中的重大民生议题,加快补齐深圳在教育资源供给、医疗资源分布等民生问题上的短板,发现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背后的制度机制问题,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要善于总结多年来民生工作的有益经验,形成更多民生工作制度化安排,巩固民生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稳”更“有温度”;要以制度形式优化资源统筹配置方法,使得民生服务普惠、均衡,让人民群众享受民生服务中感受公平正义;要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制度方式确定民生供给高标准,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七项目标上久久为功,逐项确立标杆标准,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以群众最能接受、最有效的方式开展民生工作。制度创新能有效激活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内生动力。深圳要善于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开展民生工作,尤其要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民生工作效能。要形成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良性互动的民生工作格局,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在各项工作中引导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充分调动社会、市场资源参与民生建设,补足单一主体民生规划、运营的不足,使得民生内容体系更加完善、民生服务质量更加优良、民生服务供给主体更加多元、民生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全省乃至全国民生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权利、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制度建设,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新格局!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