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数字政府建设在2019数字中国平台上连连获奖,且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市开放政务数据已达2.5亿条,秒批、网批、屏办等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从中可以看出,数据的开放性寓示着政府服务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带来的是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
政府大数据采自民间,服务大众,政府大数据实际变成了服务大管家。深圳建设了政务大数据中心,每天有超过2000万条数据在76个市级单位和10个区之间交换共享,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政务信息共享示范市”。同时,实现在交通、医疗、工商业等多个领域向社会开放政务数据,包括42家单位1641项数据集、2.5亿多条数据,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疏导交通、预防传染病、人流密集预警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民生需求的专业化多样化,群众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政府数据系统更加开放,提供更多的数字红利。例如现在老百姓对信用数据的需求很大,想通过数据了解企业法人和关联人的诚信记录和可信度,目前有天眼查、企查查等,但需要购买服务。但是低门槛甚至免费的公共信用查询平台并不多见,成为一道服务短板。
数字政府的背后是政府服务改革,从管制型转向服务型。建设数字政府就要打通数字壁垒,使数字流转化、共享化、服务化,就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数字成为机关里的档案材料,不能流动不能共享,这样的数据并没有产生服务效能,反而成为竖在群众面前的数字鸿沟和数字大山。可喜的是深圳持续以数据应用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手段,着力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普惠化。深圳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码管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一证申办、一库共享、一体运行”,带给群众的是数字福利。目前全市99.3%的政务服务事项已集中进驻深圳政务服务大厅,实现99.92%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93.88%的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在今年发布的全国32个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中位列第一。
数字政府的改革成果打破了群众办事的旋转门、玻璃门、弹簧门。以前群众办事要面对循环证明、自我证明、无由证明。即使有了一系列证明,管理部门还要组织力量严防各类假证明。消除过度证明要靠大数据。大数据有自查自证作用,政府掌握的大数据实际上也是一个证明池。一些证明事项实际上已经储存在这个证明池中,如果再要群众提交,其实是重复证明。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推出“秒批”改革。目前已实现在人才引进、高龄津贴申请、企业注册、网约车驾驶员证申办等领域195个事项的秒批。秒批为什么能实现?从技术层面上这种服务形态并没有降低门槛,也不会失管失查,主要是因为有大数据证明池作为后盾,数字政府的大脑里储备了海量的证据链数字链。
本报评论员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