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评论员 喜南
近日,西安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在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推拿后意外离世。其中,“医生建议女婴推拿”“涉事机构为合法医疗机构”“当日接诊医生及推拿按摩师均持有相关证件”等事件细节让众多家长既迷惑不解,又担忧害怕。为何在合法医疗机构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仍然出现悲剧?家长们要如何提高警惕,才能避免一再踩雷,保卫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而取得小儿推拿从业资质的乱象却浮上了水面。据12月8日媒体报道,深圳一母婴平台号称只需12天就可以完成“小儿推拿师”培训并拿到证书,其VIP班级课程甚至可以保证学员最快3天获得高级小儿推拿师证书。不管是令人诧异的极短培训时间,还是语焉不详的发证机构,抑或是学员在深圳实操、考官在北京观看现场视频的简易考核方式,都很难让人心安。
然而,当家政公司普遍以保姆有所谓催乳师、小儿推拿师证书为由多收费用时,将孩子们视为心头肉、掌心宝的家长们虽不认可,但面对行业大势也只能乖乖掏钱。
此前培训机构惊现的“量子波动速度法”让网民吐槽家长交了“智商税”,而最近面对营业执照齐全的门店背后资质不一的小儿推拿师,面对打着专业培训旗号躲藏得更深,却也可能伤人更重的“奇葩”培训,家长们难道只能感慨一句“ 避无可避,防不胜防”了吗?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奇葩培训”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这类培训在一些投机分子、不法分子的掩盖下,自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加大了有关部门的监察管理难度,往往出现了一些悲剧才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贼偷一更,防贼一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骗术奇招接踵而来,家长们难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百分百避免踩雷。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全面监管,从培训机构设立之初的资格审核到日常运营的监督管理,从落实资格证书监管到提供证书检验平台供家长查验,再到引入行业协会力量助力监督,协同作业,共同整顿,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为家长们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育儿空间。
相关链接: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