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FM97.1在1994年年底开播。图为播前调试播控设备(中间为石建华)。
2005年元月下旬《夜激情》开播,石建华成首位访谈嘉宾。
从1986年踏上深圳这片热土起,我就深深感受到,只要我心怀梦想,深圳任何时候都不会拒绝我追梦。我定会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回首在广播电视40多年的职业生涯,我百感交集。这40多年来,深圳人民广播电台从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为主,到如今多套自办广播节目呈现百花争艳满园春的局面,我见证并参与了其多项创新改革。我热爱广播、热爱听众,就像爱家人爱自己一样。站在媒体发展的新潮头,我相信声音的力量和魅力永不会消失,深圳广播将继续精彩。
石建华
祖籍河北,生于1947年,中共党员,高级编辑。现任第三届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副理事长。曾任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编委兼总编办、综艺委、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合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口述时间
2019年12月11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会议厅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唐文隽
壹
“圳”成了我心中的“迷”,一个诱惑我的充满神奇的地方。深圳,也成为我心中追梦的热土。
远在新疆,寻梦深圳
1976年,我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怀揣一本写西部开发的《西部寻梦》,走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记者生涯。从此,声音成为我踏遍天山南北、塔河上下、浩瀚大漠的灵魂和力量。
西域的声音伴我在广播电视的路上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我采写了数千篇消息、录音专访、通讯、报告文学……成为小有名气的地方和中央报刊的特约通讯员、中央电台品牌节目《祖国各地》《午间半小时》的撰稿人。数十篇作品荣获中国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自治区好新闻特等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经济特区。
那时,我在遥远的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记得一个清晨,我拿着一份《新疆日报》找到时任电台编辑部主任李康宁,问“圳”怎么读,是不是读“chuan”?主任笑说:“亏你还是记者!读zhen”。“圳”成了我心中的“迷”,一个诱惑我的充满神奇的地方。深圳,成为我心中寻梦的福地。
1985年,在全国恢复职称评定试点工作中,我被破格评定为主任记者专业职称,并在全国职称评定试点西安工作会议上,被树为副高职称破格晋升标杆。同年,被新疆广播电视厅任命为新疆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寻梦深圳的心火越燃越旺。之前,组织上又送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高级研修班进修,当时我自认为自己已具备寻梦深圳的“资本”,于是我把简历、获奖作品、证书寄给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很快,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复函:“欢迎你。”
以“圳”为家,以“台”为家
1986年,我南下深圳,走进坐落在深圳解放路107号的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电台50多平方米小院里的三层小楼,据说是建立经济特区前宝安县唯一一座楼房。当时我对深圳、对广播充满了热爱和信心,然而,寻梦深圳的路并不顺畅。经济特区的精彩吸引着天南地北数以万计的寻梦人,“孔雀东南飞”引起边远省区对人才流失的担忧,边远省区暂停人才调入深圳。深圳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人还私下告诉我,“电台是处级编制,你本身是处级,又是副高……”言外之意,不太好安排。
我当即明确表态,不考虑职务,不考虑级别,工资按深圳规定办。只要电台接纳我,我定以“圳”为家,以“台”为家。
1989年9月,我收到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报,意为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同意电台接收我,我高兴得彻夜难眠。经过两个多月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请调过程,终于在当年9月扑进深圳的怀抱。
贰
1986年10月12日凌晨6时,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呼号伴随着东升的旭日响起,结束了深圳上空没有深圳声音的历史。
“三个六”创造奇迹
谈起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和发展,不得不提其前身深圳广播站。1979年,宝安县广播站改为深圳广播站。广播站在深圳城乡共装有3800多个音箱式的动圈喇叭。全站十几个人,两个播音员,还分别兼广播站的会计和出纳。两名记者,一个编辑,后走了一个记者,就剩一个记者采访。
广播站在当时是深圳唯一的新闻媒体,全天播音20分钟,次日重播昨天的节目。老百姓的收音机和大小商铺播放收听的都是香港电台声音,深圳人的声音在哪里?这是一个令上下揪心和万分焦虑的事。
为了尽快改变现状,1983年10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当机立断,决定建立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组建了筹备小组着手前期调研,其中向中央申请无线广播频率是首要工作。申报频率的程序十分复杂。经过近一年的工作,1984年,国家广电部核准深圳开办广播电台,频率FM89.8。1985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批示“同意建立深圳人民广播电台,事业编制60人”。
1986年3月,筹建电台的工作全面启动。据当时筹建负责人之一的鹿松林回忆,广播站一无人员,二无设备,三无资金,四无经验。他在参加市政府筹建电台工作会议上,硬着头皮,拍胸膛立下“三个六”军令状:60人编制、60万元资金、60天时间,保证电台开播。按一般广播电台的筹建来说,在“四无”的状况下,“三个六”真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
可就是当时不到20个的广播人,60个日日夜夜,1986年10月12日凌晨6时,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宣告成立并正式播音。深圳上空有了深圳人自己的声音。
那时,深圳电台每天只有6:55~9:10、11:55~14:05两段录制节目播出,且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1989年11月,深圳人民广播电台改为三段播音,开始向以自办节目为主过渡。
电台从无到有,改革创新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但当时电台在管理上、节目设置理念上、播出内容和节目风格、形态上,均处于无序、粗放的状态。举个例子,当天综编20分钟新闻在18:00录播,第二天7:00重播,既谈不上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更无广播接地气的独家报道。
1990年元月1日7:00,以广播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的全新大版块节目与听众见面。立足特区、放眼全国、纵观世界,电台高扬“新闻立台”的旗帜,迅速建立了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国际电台、工人日报、法制日报到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以及香港几家电台的全域新闻网。早中晚三档重点新闻+全天24小时新闻正点直播,形成当天国内外和特区新闻“一网打尽”的强大阵势。
新闻性、综合性、时效性、独家性,是那个年代深圳广播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三套节目形成强大竞争力
一套广播频率在深圳上空是难以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毗邻的香港有数十套广播频率覆盖深圳上空。深圳声音要想雄霸深圳上空,频率资源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配置条件。
1991年,经市政府批准,当年6月立项建设广播中波发射台。同年11月1日,市委、市政府发文,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由处级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编制增加到105名。次年,我被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副台长,分管宣传。
1993年,电台开办第二套广播节目,定位经济类广播。频率FM97.1,发射功率10瓩。1994年12月28日,深圳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我兼任FM97.1总监。
1996年,广东省广电局同意深圳开办第三套广播节目,即交通广播。1999年5月10日,第三套节目以“深圳广播电台交通台”呼号播出。频率FM106.2。2003年,电台三套节目实行全天候24小时直播。至此,深圳广播的基础建设已趋完善,为广播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圳广播由此跃上发展的高速路,其嘹亮、动人和充满魅力的声音,迅速占据了深圳上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据权威数据调查机构定期发布的广播收听率调查数据,深圳三套广播节目牢牢雄居覆盖深圳上空20多套广播的榜首。
叁
上世纪90年代,是深圳广播扶摇直上的火红年代。哪里有故事,哪里有市民的呼声,哪里就有广播人的声音。
哪里有故事,哪里就有广播
上世纪90年代,是深圳广播扶摇直上的火红年代。哪里有故事,哪里有市民的呼声,哪里就有广播人的声音。
1992年,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那时股票发行方式不像现在上网发行,而是采用拿身份证买表抽签,当时有6家公司同时上市,采用抽签方式发行1000万张表,交易所就可以收10个亿。当时规定每个人可以买10张表,中签率10%,没什么风险,中一张签就可以在二级市场赚一万到两万元。赚钱效应吸引全国各地百万股民南下深圳,有人甚至到农村收购身份证,身份证多得用麻袋装。
在震惊全国的“股票风波”事件中,我组织记者王健连夜采访制作录音通讯《身份证大搬家》。这篇报道不仅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专就身份证管理制定和颁布了法规性文件。
1993年深圳清水河化工仓库发生大爆炸,电台打破常规节目编排,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记者从爆炸现场发回的口头报道。事件平息后,即制作长篇录音通讯《特区火海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通讯荣获当年中国广播电视好新闻一等奖。
让深圳的声音不仅传遍全国,还要飞向世界。1998年5月,深圳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全球广播中心联手开设每期10分钟“来自深圳的报道”专题节目,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同年6月,又与澳洲华人电台合办反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就的专题节目,在澳大利亚联播。
聚焦民生,为人民发声
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从政府各部门到社会各阶层,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敢为的精神激励着许多人,作为党的舆论媒体,电台关注社会、针砭时弊、温暖弱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1997年5月,市政府提出“改进政风”,电台立即推出“政府服务窗口职业道德建设大讨论”专题节目。政府各部门、行业窗口300多位各级领导走进广播直播室,在话筒前接受市民咨询和评议,这就是今天《民心桥》节目的前奏曲。
2004年8月31日,由陈希主持的“倾听民意,纾解民难”大型政务、民生类时政节目《民心桥》开播。当日,时任深圳市领导作为首位节目嘉宾,回应听众的咨询和评议。
《民心桥》从建“桥”至今已15年,节目播出700多期,从历届市委书记、市长到市属各部委办局、涉及民生的行业服务机构负责人700多人走进“民心桥”直播室。据统计,听众通过《民心桥》反映、投诉、咨询的问题,100%有回复,90%以上在限定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和处理。
《民心桥》是深圳这座城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爱心桥”,也是深圳人与各级政府官员互动交心的“连心桥”。15年了,“民心桥”节目已成为“民声”的品牌,主持人陈希也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和谐深圳的守护者”。
肆
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这三方面改革创新,在全国广电系统,深圳人民广播电台无疑是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的弄潮儿。
走在前沿,进行三大改革创新
1995年12月,电台制订和实施《深化改革思路和构想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经过三年或稍长时间,把深圳人民广播电台建设成为服务特区,辐射珠三角,具有深圳气魄、特区风格和行业特色的集团化广播媒体。
在管理体制上,电台总的改革指导方针是“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实行中层领导以下全员聘用制、总监负责制和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彻底打破“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人事制度弊端。在分配制度上,打破行政事业单位工薪级别的束缚,实行岗位系数、社会效益第一、“两个效益”统一的绩效考核薪酬制。改革的重搥砸向“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
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这“三大”改革创新,在全国广电系统,深圳人民广播电台无疑是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的弄潮儿。
改革创新极大地解放了广播人的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广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正是改革和创新,催生了一批“名牌节目”,涌现出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和名主持,如品牌节目《898早新闻》《106.2新闻早班车》《民心桥》《夜空不寂寞》《夜激情》《鹏城歌飞扬》《经典诗文朗诵会》《快乐反斗星》《欢乐正前方》等,同时催生了技术创新的激情。在电台财政由全额拨款到差额补贴再到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体制管理变更中,正是改革创新,赢得“两个效益”硕果丰盈。
以经济创收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台经济创收约30万元人民币。到2002年,经济创收跃上亿元大关。进入2014年,经济创收攀上高峰,与2002年相比,大幅攀升。
热爱广播如同热爱家人
2004年6月28日,由深圳电视台、深圳人民广播电台、深圳电影制片厂、深圳广电传输中心为主体组建的“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挂牌成立。至此,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独立运作的历史告一段落,广播的改革创新在集团这个更大的平台上继续腾飞。
2008年初,我正式退休。从1986年踏上深圳这片热土,到安家落户,我深深感受到,只要我心怀梦想,深圳任何时候都都不会拒绝我追梦,相反会助力我在梦想的大道上奔腾不息。在这片土地上,我为自己梦想的实现画上了一个安心的句号。
回首在广播电视40多年的职业生涯,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在深圳30多年,深圳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我见证并参与了其中多项创新改革。我热爱广播、热爱听众,就像爱我家人爱自己一样。今天,我站在广播发展的新潮头,我相信声音的力量和魅力永不会消失,深圳广播的精彩定会在新起点上继续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