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臭水脏水到水清岸绿,实施治理后深圳的水环境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去年,深圳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1月7日下午,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深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实现不黑不臭,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今年是“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年”,年底前有望实现全市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
必须承认,水污染问题曾经是深圳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在几年前,深圳许多河流还是黑臭难闻的,有的用墨汁来形容都不为过。为此,深圳近年来举全市之力,咬定治水不放松,治水力度持续“加码”。目前水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已经全部不黑不臭。去年,深圳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治水并不容易,它需要奋力一搏的“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力”以及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的“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水机制;创新推行“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的治水模式;实施源头治理,推行雨污分流技术路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开门治水、全民护水的良好氛围……这些既是深圳成功治水的经验,也展示出深圳提升水污染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一面。进一步地说,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深圳举全市之力治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水污染问题是全市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市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烦心事、忧心事。改革发展理应如此,就要从民生矛盾最突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上做起。
深圳交出水污染治理亮眼成绩单,充分证明只要有决心、信心、耐心和智慧,再“老大难”的问题也不难。放大观察的视角,只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水环境必将从深圳的“短板”变成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而这不仅为其他城市的治水工作打造了样本,也将为深圳其他方面“难疾顽症”的解决提供启示和经验。
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年”。这意味深圳水污染治理不会止步于“消灭黑臭水体”,更要从“治污”向“提质”迈进,全力推动水环境长制久清。在发布会上,深圳亮出了鲜明的态度:力争到2025年,全市河流水质达到IV类以上,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可游泳”的Ⅲ类标准。有人诗意地说,河流,是一座城市流动的符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美景,是一座城市的风景线,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乃至可以成为“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这是一种发展愿景,更将积淀为人们内心深处一种美好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