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住了,人心才能稳定,经济发展才能获得强大动能;就业稳住了,才能增加居民收入,才能发挥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稳就业和企业密切相关。机器一响,企业才能给员工发饷出粮。在疫情防控初期的艰难时刻,中国已开始有序布局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疫情影响。其中,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缴费,预计减免规模将超5000亿元,更是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
深圳的率先复工复产,是其中的亮点。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管理的2000万人口中大多数是来深建设者,有1200万人等待返岗;深圳的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数量超过311万户。
尽管复工复产困难很大,但深圳迎难而上。早在2月7日深圳发布“惠企16条”,给企业送去“及时雨”。通过减免物业租金、延期缴纳社保费、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免除部分电费、金融支持、产业资金倾斜支持、技能培训补贴等,预计可为企业减负超过600亿元。
在操作上,深圳采取了以大企业为重点、牵引全产业链复工的策略。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成为华为首个复工园区,为华为在全国各地的顺利复工起到了示范作用。深圳还帮助中兴通讯、富士康、比亚迪、TCL等重点企业协调2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免费向重点工业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发放30万只口罩并提供口罩采买渠道,推动复工链逐级向上下游延伸。
中小微企业对扩大就业、拓展内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也不忘伸出援手。深圳上线“中小企业口罩预约”系统,每两天向1万家中小企业免费派发口罩100万只,总计派发了2100万只;深圳还利用云平台提供免费课程,指导中小企业快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深圳规上企业的复工率达100%,有力带动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复工率。深圳的复工复产步伐也从工厂延至街头,受疫情影响最重的服务业正在逐步恢复中。
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8.6%,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了76%。相信随着用工形势的好转,全年的就业形势会保持总体稳定。
企业稳,就业稳;就业稳,人心稳。复工复产,稳住了民生“饭碗”,也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评论员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