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吃,该喝喝,希望消费尽快复苏。”在深全国政协委员涂辉龙赴京参加两会前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内需如何挖潜,代表委员很关心。“自日本买马桶盖”引发国人思考以来,内需就成了一个常被提到的话题,此次在疫情冲击之下更有全新意思。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5月2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上说,疫情改变了居民短期消费倾向,但改变不了我国庞大的需求潜力。我国经济增长本来就是主要建立在内需基础上的,14亿人口的大市场,足可以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买买买人人都会,但先得有钱。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了钱,还得有时间,不然还得唱“等我有了钱却没时间”的老调调。全国人大代表吴向东建议,通过调剂周末双休日,每月凑成一个3天小长假。这样一来,全年月月都有小长假。
其实,中国人的消费只不过是从过去的线下转到了现在的线上。人没出门,钱花出去了;没带钱包不要紧,手机支付走天下;还有各种直播带货,买买买。小区菜鸟驿站,晚上前来取包裹的人排起了长队。
但目前这样的购买,基本还是刚需,还是存量。如何实现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说,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伟民委员举例说,我国城市化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仅满足近3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在城市的“住有所居”,就可以显著扩大市场并拉动增长。这类“结构性之殇”解决了,就会转化为“结构性红利”。
沿着杨伟民委员的思路,还有诸多的“结构性红利”,比如南方供暖问题。
5月24日上午“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宋鑫说,南方冬天穿着羽绒服、盖着厚棉被都会觉得冷,南方也有冬季供暖的需求。2015年,宋鑫委员所在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在贵阳建设了一个清洁供暖项目,利用河水冬暖夏凉的规律,将穿城而过的南明河变成了绿色“空调”,实现冬天供暖、夏天供冷。
宋鑫还说,全国有大量的污水管网、地表江河水源、工业余热和浅层地热能等,都可以作为清洁供暖资源。像这样的项目,就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个人消费也有“结构性红利”可挖。一位同事曾说,他家一放假就带娃去国外,国内倒是跑得少,连北京还在等着去打卡。这样的“短板”还有很多。比如,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天天吃猪肉就是没见过猪跑,家长们大概也不希望能拉小提琴的娃,到头来五谷不分吧。只要有机会,带孩子们去美丽的乡村走走,看看一条大河波浪宽,也是家长的心愿。
内需依然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最大内需。
记者 彭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