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在深圳坪山光祖中学附近的一条斑马线,成了“网红”。
这条主要为方便复课的小朋友而设的斑马线,有几大亮点。首先,斑马线上写着大写加粗的“望左”字样,以帮助孩子们获得更正确的过马路姿势,即不仅要看红绿灯,还要注意看来车的方向。
其次,地面上设置了一排小圆灯,与红绿灯同步,能发挥“地面红绿灯”的作用。此外,斑马线两侧还设计了错落有致的黄方格,它让斑马线整体视觉上更加像一条“通道”,更加醒目。
这样一条新颖斑马线,令网友纷纷点赞,表示他们这些“大孩子”也想要,并且建议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是的,一条小小的斑马线,也可以成为城市的创意表达,为城市创意“代言”。
事实上,几年前出现在罗湖区的一种立体人行横道,就曾在网上引发关注与好评。这种立体人行横道设计了蓝白黄三色相间彩条,使平面的人行横道呈现立体感,远远看去仿佛从路面跃起。据介绍,这种设计是为了突出行人路权,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让行。
人行横道或者斑马线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跳石。早在古罗马时期,庞贝城的一些街道因车马和行人交叉通行,不断发生交通事故,人们于是在靠近马路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块块突出路面的石头——跳石,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这些跳石,慢慢穿过马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斑马线代替了跳石。这种立体斑马线的出现,从某个角度看是“跳石”另一种形式的复原。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富有创意的斑马线,还往往成了所在城市的一道别致风景线。如加拿大有鱼骨头形,美国有钢琴形状、拉链形状的立体斑马线,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
斑马线的创意不仅仅体现在立体设计上。据媒体报道,泰国南部甲米府甲米市市长苛拉提萨认为人行道普遍的“斑马线”造型过于单调,曾将市区内的人行道彩绘成斑马图案,效果不俗。后来,该市市区几乎所有人行道都换成了动物造型,包括老鹰、大象或老虎脚印等,这不但增加了市容可看性,也降低了车祸发生几率。
当然,不管什么形式的斑马线,都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尊重交通秩序的氛围,使交通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出现在本文开头的那条深圳“网红”斑马线,不仅好看,而且非常实用,富含科技的炫酷色彩。这应该是它自带流量的重要原因。
深圳是高科技城市,也是创意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隐喻,这条“网红”斑马线几乎就是城市这两大特质的组合体。斑马线成“网红”也告诉我们,创意、创新不仅仅是对宏大事物的描述,它也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希望城市出现更多类似有意味的微创意、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