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社论:在教育对外开放中扩大自身影响力半径

条评论立即评论

社论:在教育对外开放中扩大自身影响力半径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对此解读说,“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没错,衡量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一个国家的进步,最终体现为人的进步,而人的进步,来源于教育的开放、多元与包容。

具体到深圳来说,作为一个一出生就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深圳显然是教育对外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或者说,深圳教育的一大特质,就是国际化色彩较为浓郁。据悉,目前深圳与世界几十个国家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关系。

以高等教育为例。近些年来,深圳通过自主举办与合作办学并举的途径,加快建设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扩张自己的高校版图。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纷纷进驻深圳,优质高教资源在深圳加快集聚。

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圳先后与英国华威郡、加拿大BC省、波兰波兹南市、以色列海法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俄罗斯联邦萨马拉州签订区域性框架性协议,共同推动管理层、校际和师生间的交流。深圳400多所中小学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姊妹学校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进一步说,早在2014年,深圳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培养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8大素养,这其中就包括“国际”素养。

“国际化”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但国际化不只是经济的国际化,也往往意味着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文化、教育的“走出去”和“走进来”。或者说,城市在通往国际化的道路上,决定其影响力、知名度、能见度的,不仅仅是各种电子产品,是各种经济数据,还包括更开放的教育对国际化人才的塑造。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结合教育部等8部门发布的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这一份意见,对深圳来说,如何在未来不断拓展与自身定位相匹配的更开阔的教育视野,在教育的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的教育影响力、话语权,是摆在深圳面前的一项使命与机遇。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