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

特评 | 不妨来一场“清凉口罩”创新大赛

条评论立即评论

特评 | 不妨来一场“清凉口罩”创新大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盛夏已至,高温之下,很多人表示口罩“戴不住了”。一些商家也嗅到商机,纷纷推出“清凉口罩”概念,声称佩戴自己的产品既能够有效实现防护,又能避免闷热。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2日讯 盛夏已至,高温之下,很多人表示口罩“戴不住了”。一些商家也嗅到商机,纷纷推出“清凉口罩”概念,声称佩戴自己的产品既能够有效实现防护,又能避免闷热。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清凉口罩”也广受追捧。不过,有消费者反映不同品牌“清凉口罩”质量良莠不齐,某些制造商把“清凉”当噱头,所谓“清凉口罩”不仅佩戴不舒适,甚至有的防护功能还存在问题,这让口罩成为潜在的防疫漏洞。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戴口罩仍然是个人防护的有效措施。然而,我国夏季各地普遍炎热,客观地说,人们佩戴传统口罩不仅不舒服,还可能造成或诱发其他健康问题。尤其对奋战在户外的防疫人员、公务人员来说,他们长时间佩戴闷热的传统口罩,可能影响到工作效率甚至健康。

因此,“清凉口罩”不该成为营销噱头,提升口罩舒适度这一市场需求也应得到正视和重视。口罩的防护功能和舒适特性,并不矛盾。事实上,口罩舒适度也是口罩生产设计需要重点考察的指标,只有解决好舒适问题,让人能够长期舒适佩戴,才能更好发挥防护作用。

早在1910年,在东北地区抗击鼠疫的伍连德,就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的脸型差异,设计时改良了佩戴方法,使口罩贴合度和舒适度都得到提升。这种“伍氏口罩”当时有效控制了疫情,也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保护了医护工作者。

现在,尽快开发设计出舒适且廉价、有效的“清凉口罩”,既能让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更有效率,也能推动普及戴口罩这一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其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市场效益,更具有社会公益价值。

市场和社会需求刺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造福人们的生活,社会各界都应致力于加速这样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在防疫关键节点,企业和政府更要携手,强化创新攻关,为创新者提供更有利的创新氛围和条件,并提供创新指引,规避市场自发性导致的“假创新”“伪创新”问题。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牵头举办创新大赛,广泛调动市场和创客力量定向创新,不失为解决“清凉口罩”问题的好方法。前几年,比尔·盖茨就致力于“厕所革命”,举办了“厕所创新大赛”,向全球广泛征集节水、节能、环保、廉价的厕所建造方案。盖茨基金会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将中小企业和创客的方案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几个最不发达国家,一些优秀方案改变了当地卫生面貌,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创新大赛解决了当地政府和传统政府组织多年未解的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也将举办定向主题创新大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例如,深圳已经举办多届“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去年,大赛与华为合作,就交通数据、室内停车、公租房轮候、民生诉求等问题,向全球广泛征集解决方案,往年的很多获奖作品已经成为深圳“智慧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利用创新大赛,定向创新、全球引才、集智攻关,已经被证明是解决社会问题一条有效路径。

创新大赛也有利于形成国际团结合作,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围。前一阵子,媒体报道了韩国“检疫亭”,就是个不错的创新方案——医护人员做筛查,不必一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口罩,而是站在密闭、负压但有空调系统的检测箱内,利用外置的手套与病人接触——这样工作安全、舒适、效率高,值得借鉴学习。科技无国界,疫情当下,办一场网络创新“头脑风暴”,加强各国、各行业防疫创新交流,能有效汇聚起应对人类共同敌人的合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妨办一场口罩创新大赛。甚至,应该扩大一下范围,办一场防疫物资创新设计大赛,把“清凉口罩”的市场需求转化成抗疫创新的推力,让更多的好创意、金点子更快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去。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