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安全系列评论之六
深网评论员 缅栀
最近,深网观察栏目针对规范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儿童游戏涉暴力与色情问题、车辆盲区对儿童安全威胁、防止对影视作品的不良模仿、小区内的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儿童被误锁车内、防止少年儿童溺水、避免劣质玩具危害、儿童读物的内容监管、确保未成年人饮食安全等领域,推出了维护未成年身心安全的系列评论,获得了读者的关注与好评。
又到暑期,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暑期往往是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这也是我们推出维护未成年身心安全系列评论的初衷。日常生活中埋藏的隐患,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路上的拦路虎。我们欣慰地看到,有关部门正在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保障。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6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也审议出台了多项未成年人相关的法规与报告。
比如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电梯使用安全若干规定》,明确不得在电梯内嬉戏、打闹、蹦跳,学龄前儿童和其他行动不便利人员应当在成年人陪同下乘用电梯。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共有注册电梯16.2万台,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每年还新增约1万台,如何保障电梯安全备受关注。此项规定要求电梯使用管理人作为电梯使用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电梯使用安全工作。
比如《深圳经济特区平安建设条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教育部门建立防治中小学校学生欺凌行为的长效机制。条例要求中小学校应当开辟不记名举报欺凌行为通道,并建立家长沟通机制,及时通报有关信息,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公安派出所应当与中小学校建立学生欺凌行为信息沟通机制,并加强校外学生欺凌行为的监控和加大处置力度。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该条例也增加了内容,受害人除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外,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害人。
比如《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民政方面)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将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健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对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困境儿童临时寄养制度。报告透露,深圳下一步有望出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规范和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深圳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助返工作。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强迫、诱骗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及时将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低保范围,实施常态化兜底帮扶。组织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切实落实帮扶救助措施。
6月底通过的这一系列法规的内容涵盖生活多个方面,为未成年人身心成长构筑起法律防护网。此外,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与措施。比如,在监管缺失且自控力较弱的情况下,未成年人易沉迷网络游戏。前不久,腾讯游戏在深圳有关部门指导下,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此外,针对儿童饮食安全问题,深圳发布了幼儿园膳食管理办法,对营养配餐等作出明确规定。
从书本到屏幕,从吃穿到游玩,在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离不开法律保障及学校、政府和家长的合力护航。当然,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仅有相关法律的完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以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用心呵护。孩子们可以放暑假,但是全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关心与爱护,却一刻都不能放假。
相关报道: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电梯使用安全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平安建设条例》等法规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