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评:愿你我永远对知识和智慧充满热望

条评论立即评论

评:愿你我永远对知识和智慧充满热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高考的意义在于,它早已成为一个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符号。在考场之外,无数双眼睛也在注视着它,并试图从中感受社会的心跳与脉搏,探寻自己的青春和记忆。

又是一年高考时。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有很多的话想说。

今天,我们不想叮嘱考生们要沉着冷静,也不想奉上太多的励志鸡汤,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只待心无旁骛地奋力一搏。我们也不想给家长和老师们更多的宽慰,为了这次考试,他们早已做了足够的心理建设。

高考的意义在于,它早已成为一个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符号。在考场之外,无数双眼睛也在注视着它,并试图从中感受社会的心跳与脉搏,探寻自己的青春和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谈论高考,会有所不同么?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个冰雪消融、生机无限的年月。1977年8月4日至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恢复高考制度。彼时9月全国招生即将开始。邓小平问道:“今年是不是来不及了?”与会者回答:“今年只要做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招生。”

邓小平听后当即要求教育部把报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并斩钉截铁地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两个月后的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977年12月10日,570万名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走来的年轻人,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心情,奔向考场。

此后的40年间,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的高考,已揳入这个国家的肌理,对国家的发展和走向影响深远,也改变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命运。

回忆当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的感觉是“跑与抢”。他说,“每天下午大学的新华书店进新书时,要去抢。10分钟就卖没了。我们下课也就10分钟,赶紧飞跑到书店,看看今天有什么新书,有的话赶紧抢。”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感觉是“饥饿与求知”。他说,“我曾经问我的学生,第一,你有没有饥饿的感觉?第二,有没有求知的欲望?而我们那代人是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有饥饿的感觉,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仅广东就有一千多名万考生走进考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天我们谈论高考,有太多可以辨析之处,但若回到原点,高考的指向其实并不复杂,即无论何时,无论高考变成了什么模样,对于人性的尊重,对于真理、智慧和知识最原始本真的渴求,永远是高考的底色。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从高考的恢复中感受了春天的气息,而另一个决定国家命运走向的战略抉择也在悄然孕育中。

恢复高考两年后,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再过不久,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40岁生日。特区的建立与恢复高考之间潜藏着相似的逻辑,即从人最朴素真实的需求出发,恢复了一种理性、一种秩序、一种对智慧与文明的尊重,并由此走向进步与辉煌。无论何时,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和智慧最原始的冲动与渴求,都是推动人类前行的动力之源。

愿每一位考生,也愿我们自己能在知识和智慧的牵引下拥抱未来,愿你我都能永远对知识和智慧充满热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