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制定发布了《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集中力量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坚行动。该举措甫一出台便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深圳已推出了《关于以“悬赏制”方式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治”应急科研攻关的工作方案》,助力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深圳首次推出“悬赏制”科研攻关专项,是激励科研与时间赛跑的一项创新之举。
是的,防疫战也是科技战。作为高科技之城,深圳一直将科研防控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可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深圳的科研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赋能的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测”。
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深圳创新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充分利用平台、技术优势,在推动研究成果应用方面跑出了新的“深圳速度”。比如,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两家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和DNBSEQ-T7测序系统,已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成为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抗击疫情的检测产品。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等组成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家单人份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南方科技大学相关团队紧急自主研制了低成本、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该设备可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同时减少大量废弃口罩对公共环境与卫生的潜在污染。哈工大(深圳)科研团队则研制了新型产品,用以修护医护人员“酒精手”……科技向善,技术加持,一项项创新发明,为防疫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
当然,对广大市民来说,更容易感知的,或者说,更容易大面积覆盖市民日常生活的,还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带来的防疫图景,它为深圳作为“最互联网城市”的定义提供了新的注脚。
比如,疫情期间,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i深圳”APP,成为了市民的一个高频使用平台。2月1日,深圳紧急上线“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累计自主申报用户量已超过800万。深圳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凭“码”出行的城市。
不久前,“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也正式上线,它的重要使命就是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携手企业共渡难关,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加速度”。
疫情期间,有其他病症如何就医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为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深圳市服务平台早于上月初便已推出,通过医院网上问诊开辟了疫情防控“第二战场”。该平台下设与疫情及就医有关的十大栏目,截至目前,其中的“深圳医院线上发热咨询”栏目已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28家医院入驻,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市民提供线上问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这也是深圳“互联网+医疗”的再一次集结与升级。
此外,深圳通过一套“防疫重点车辆核查系统”,协助交警快速精准采集举报信息,并实现举报信息从采集到核查、反馈的线上跟踪全流程闭环;还可有效排除、过滤重复信息,全面提升车辆核查效率。
上述种种,让人看到了深圳抗疫的科技底色,更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深圳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底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其中的一个要点。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标国际一流,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是深圳当仁不让的使命与担当。
认科技赋能,以民生为先,以发展为重。面对疫情这场大考,深圳交出的这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也是关于深圳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又一次生动表达。高科技与高质量发展理念彼此支撑的深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最终带来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比风景更吸引人的是营商环境”。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哪里就充满活力。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相信并期待,疫情过后,一个更加生机无限、更加热气腾腾、更加魅力四射的深圳,将如约出现在你的面前。(李跃)